水滸傳中英雄人物及其事跡
水滸傳中英雄人物及其事跡(精選5篇)
《水滸傳》同時也是漢語言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深遠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滸傳中英雄人物及其事跡,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水滸傳中英雄人物及其事跡(精選篇1)
讀罷《水滸》,闔上雙目。復雜的心緒像帶刺的荊棘,纏繞在心頭。心中有種情緒,像是前些日子對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又不是。梁山一百零八名英雄,再加之書中的其他無名,甚至無姓的好漢,哪一個不是在爭?為活著爭取。
不然宋公明不會上梁山,盧俊義亦不會落草為寇。那心情究竟是什么呢?有恨憤吧。北宋末年,皇帝昏庸,四大奸臣當道。高俅為了個人恩怨在朝廷用人之際趕走武藝高強的王進,又因自己干兒子看上林沖之妻而害林沖全家。他幾次攻梁山未成,全軍覆沒卻知情不報。這等逆賊在朝野之中為害社稷,國家豈能興?蔡京為一代庸相,兒子、女婿皆以其名搜刮民脂民膏,載舟之水已苦不堪言,國家豈能興?童貫、楊戩也都是為私怨或利益大打梁山忠義之士的小人,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的人為官,國家豈能興?國無國法,殘害忠良,以封建之制摧殘人才,這一切的一切宣示著一句話:此朝將亡矣!有嘲諷吧。
呼保義盡管有無數江湖中人支持,仍一心只想受朝廷招安:于公,是為百姓謀福,不讓朝廷乃至天下被賊人荼毒;于私,也只為光耀門楣,而不圖什么富貴榮華。雖然有好心,但他把一切想得太簡單,也太低估了統治者的貪婪。于是,他終究沒有躲過上位者的忌諱,高俅的一杯毒酒,了結了他的性命。可笑,這么對他的朝廷,他竟不怨,就算是死,也怕李逵聚集眾人攻打朝廷,拉著好兄弟同死在毒酒之下。迂腐,只懂得愚忠,卻到底不知什么才能真正為百姓獲到安定生活。最后還拉著李逵與他同盡——為了那真正給百姓帶來災難的朝廷。這樣,就算是英雄,是眾將之首,也磨滅不了他帶領一百零八將沒落的罪過。朝中有臣,卻只有奸臣像高俅和庸臣如宋江來左右天子,這也是北宋在宋徽宗時期衰敗的原因啊!有同情吧。
盧俊義儀表堂堂,武藝高強,本又為員外,氣度不凡。即使入了梁山,也自有一番瀟灑姿態。他和宋江一樣,也是愿意受到朝廷招安的,卻被那四個賊臣設計陷害,將水銀放在天子賜他的膳食中,以至于他回廬州不能騎馬,而在淮河立于船上消遣時,因此冊立不牢,失足落水而亡。本是一代驕子的堂堂玉麒麟竟會落得“屈作水中冤抑鬼”的可悲下場,讓我不禁唏噓不已,心中免不了一陣同情。有敬佩吧。吳用滿腹經綸,足智多謀,擔任著梁山軍師一職,但這并不是讓我敬佩的最主要原因。我的敬意來源于他對宋江的情義。在我看來,以學究的才智,無論到哪,都會被委以重任,予以款待,即使他曾是梁山上人,徽宗也定會招安重用他。
可他寧愿追隨公明,在他墳頭自縊,也不愿任皇帝調遣,就可見其重義之心。他以死亡的方式訴說對公明之情,雖然這種方式我不盡認同,但此精神卻令我感動、敬佩。想替公明說一句:得友如此,夫復何求?對同高俅等一樣的奸臣們憤恨,對如呼保義一般的庸臣們嘲諷,對同玉麒麟一樣的好漢們同情,對如吳學究一般的英雄們敬佩。
水滸傳中英雄人物及其事跡(精選篇2)
梁山伯共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天罡地煞,要問我最喜歡那位人物,我既不喜歡大首領晁蓋、宋江,也不喜歡五虎上將關勝、林沖、秦明、董平、呼延灼,更不喜歡吳用和朱武。我最喜歡的就是天罡的最后一顆星:天巧星——浪子燕青。
如果說施耐庵在前半部書中偏愛那打虎英雄武松的話,我敢說他在后半部絕對喜歡燕青。他們身上的相同點實在太多,前者是看得開,后者絕對是想得開。
燕青是個有勇有謀的人。燕青會一手好功夫,他不像五虎上將那樣十分講究打法,用一個字來形容的話就是一個“狠”,他打起來十分拼命。他是個孤兒,沒有那么多顧忌,只知道勝者為王的道理,只知道如果自己不拼命,是沒有人會來幫他的。同時他又十分有計謀,這一點從他和大漢相撲就可以看出,而且他吸收新知識的能力很快,又會吹簫,也唱得一首好歌,同時還會許多方言,這絕對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燕青是個十分忠心的人。燕青的忠心是忠于他的主人——盧俊義。從準備帶他主人上梁山時就可以看出,他背著盧俊義走了很多路,因為當年盧俊義救過燕青,并養育了他多年,燕青這是知恩圖報。
燕青還絕對是個有遠見的人。在征戰完方臘后,他拒絕朝廷的封官,而隱居于市,他早想到招安的后果,并一再提醒他的主人,而盧俊義卻想著功成名就,不聽燕青勸告,最終落到一個遭人暗算的下場。燕青看淡一切,過著自己想要過的平淡生活,浪跡天涯,自由快樂。因此,他又是個瀟灑率真的人。
燕青雖不是主角,可卻是一個了不起的配角。他有勇有謀有遠見,又忠又義又率真。這些優點令我喜愛和敬佩。
水滸傳中英雄人物及其事跡(精選篇3)
《三打祝家莊》是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故事情節,也被認為是《水滸傳》中最為精彩動人的經典故事之一。
在小說中用了近三萬字的篇幅詳細描述了這次戰役的全過程,講述了宋江三次攻打祝家莊,前兩次均以失敗告終,直至第三次用計謀才得以勝利。這個水滸傳經典故事側重于描寫事件和矛盾,描寫戰略、戰術和解決矛盾的辦法,充分體現了辯證法的思想。
水滸傳中英雄人物及其事跡(精選篇4)
《水滸傳》相信大家很多人都看過,你們猜我最喜歡的水滸人物是哪一位?什么!宋江、晁蓋、武松、魯智深、李逵,NO!NO!NO!都不對,他是大名鼎鼎的“豹子頭”林沖。有人問我,水滸傳里面有那么多的英雄好漢,你為什么偏偏喜歡林沖呀?因為林沖長得帥呀!不不,這只是個玩笑而已,我喜歡林沖,是因為他的槍法高超,武藝高強,行俠仗義,重情重義,機智聰明,有勇有謀。
林沖是梁山泊一百零八將之一,座次排名第六位,為三十六天罡星之中的天雄星,曾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生得豹頭環眼,燕頜虎須,身長八尺,人稱豹子頭,又換“小張飛。”善使林家槍法,使一支丈八蛇矛,有萬夫不當之勇。與倒拔垂楊柳的花和尚魯智深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在他的妻子被高衙內調戲,自己又遭陷害,淪為階下囚。
面對家破人亡,忍無可忍地情況下,在山神廟殺了差撥、陸謙、富安,火燒草料場,由柴進推薦,雪夜投奔梁山。在梁山上,林沖忠于宋江,武藝高強的他,為宋江出生入死,并給宋江和晁蓋提了不少建議,在眾人之中有統領三軍的能力。吳用等推他坐第一把交椅,遭到拒絕。平定方臘率領的起義軍勝利后,在杭州染了風癱,不能痊愈,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養病,有武松照顧,但是最后因為魯智深兄弟的圓寂而悲郁過度,吐血而忘,被追封為忠武郎。
這就是我喜歡的水滸人物-------“豹子頭”林沖!
水滸傳中英雄人物及其事跡(精選篇5)
在這個暑假中我又一次的閱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同樣也使我收益頗豐,讓我明白了更深層次的東西。
我想大家也必須對《水滸傳》的故事也了解不少,俗話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這水滸之中講了太尉高球原本是個無賴,因為會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從此青云直上,無惡不作。使得武松、宋江、楊志、魯智深等一批人實在被逼無奈從而揭竿起義、落草為寇進行開始反宋朝統治的故事,其中把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之間的義氣描述得淋漓盡致,其中把他們受到朝廷壓迫是在被逼無奈的事情刻畫的十分曲折,使人不禁便為對當時宋朝的統治感到十分不滿,一種憤慨也油然而生。看完了這本書我也記住了2個字“忠、義”。
“忠”是對祖國,對兄弟,對身邊的親人。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我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在宋江被困江州時,李逵在毫不知情的情景下準備只身劫法場,要明白這是一件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的事情。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可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這一個“義”包含了太多太多,梁上的好漢們為了自我的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是為了這一個“義”他們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為了這個“義”。這個“義”雖然僅有三筆可是想要書寫他確實要付出的很多很多,甚至會以生命為代價來書寫這個字。
在這本書中,描述了一個個具有熱血性格的漢子,他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使我們的榜樣,雖然我們當今是和諧社會,不能再“拔刀”相助,可是我們必須要有分辨是非的本事,明白誰才是正義的,并要幫忙弱小,不能仗勢欺人。
這本書之所以會成為經典不光在于它的情節更在于它的更深層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