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富國個人英雄事跡
杜富國個人英雄事跡(精選5篇)
杜富國——又一個英雄的故事在云嶺大地、軍營內外被人們爭相傳頌。杜富國個人英雄事跡有哪些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杜富國個人英雄事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杜富國個人英雄事跡(精選篇1)
連日來,一個英雄的故事在云貴大地廣為傳頌: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杜富國,在邊境掃雷行動中應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對戰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景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
為人民掃除雷患,為戰友血染雷場。杜富國英勇負傷后,軍地領導機關和醫療機構全力進行搶救。經多級醫療機構接力營救和精心治療,目前杜富國已脫離生命危險。
英雄,流血顯本色,壯舉定乾坤。入伍以來,杜富國先后獲得嘉獎2次,被表彰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各1次,榮立一等功1次。2018年10月11日午時,在云南省麻栗坡縣老山西側壩子雷場掃雷時,杜富國應對半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彈,對同組的戰友吶喊一聲:“你退后,讓我來?!痹谶M一步查明情景時突遇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戰友一側……。他用驚天一擋書寫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鐵血榮光。
認準了路,并堅定地走下去,必將成就一番事業。應對危險“讓我來”,臟活累活“我先來”,開辟通道“跟我來”,遇到困難“有我在”。入伍8年,在杜富國這個年輕戰士的身上體現了一種崇高的愛,體現了一種精神。這種愛,是支撐杜富國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出令人敬佩的奇跡的愛;這種精神,是把愛國、愛軍隊和愛人民統一齊來的崇高精神。杜富國以自我的一腔熱血真切詮釋了勇于獻身使命的奉獻情懷。在他和他的戰友們身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虧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體現,不怕千難萬險、不惜傷殘犧牲、不計個人得失、掃除雷障為人民的“掃雷精神”得到了弘揚。一身男兒血,滿腔報國志。這是杜富國靈魂深處最珍貴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我們欣喜地看到,無數杜富國式的優秀...員,為了祖國和人民的需要,一腔熱血報效疆場,奉獻在云嶺大地。無數熱血青年響應祖國的召喚,紛紛選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扎下根去。他們在鮮艷的戰旗上續寫著我們的榮光。
杜富國個人英雄事跡(精選篇2)
紅色之城,黔北遵義,一座神奇、神圣、神秘而又令人神往的城市。
從偉大的遵義會議的歷史轉折,到攻克婁山關的勝利大捷;從文軍長征(浙大西遷辦學)的光輝壯舉,到紅九軍團播下的紅色革命火種;從操場上一個人的升旗禮,到細雨中止不住的愛國心;從流動的遵義會議紀念館,到獲得全國優秀的紅色義務宣講員……一直以來,紅色基因在這里薪火相傳,
杜富國從紅色基因中傳承走來,又走到了為人民掃雷,為軍旗增輝的事業中去。他的英雄事跡,帶來的不僅僅是震撼和感動,而且更是一種深層次的思考和探尋。
“英雄是平凡真實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觸手可及的。富國有優點,也有不足,他以真心實誠讓自己活成了一束光,默默燃燒著自己,溫暖照亮著別人。”對掃雷大隊隊長李華健來說,提起杜富國的名字,便有說不完的話。
李華健說,富國受傷以來,我和戰友們常常在交流探討,“我們為什么掃雷,富國為何能成為英雄,他又從何而來?而今天我們又該向英雄學習什么?”。每一次思考對自己都是一次啟發,一次精神洗禮,一次靈魂升華。
掃雷大隊大隊長陳安游也感同身受。他認為,富國關鍵時刻很英勇,負傷之后很堅強。這個戰士身上的點點滴滴都不是與生俱來的,他的奉獻精神、堅強品質、高尚品德都是在人生成長的平凡真實中一種厚積薄發。
正如他們所言,英雄從來不是一時出現的,培養的,而是長久的積累與醞釀。其實早在無形之中,紅色的基因,信仰的力量早已注入他的生命里。
科教救國路漫漫 上下求索興國魂。當年,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帶領莘莘學子,穿過戰火硝煙,輾轉多地來到湄潭艱難辦學,這文軍長征的線路與三年前中央主力紅軍長征的上段路線基本吻合,這些都是革命精神的薪火傳承。
浙大“求是精神”就是產生于家國山河破碎,民族生死存亡,中華民族奮起抗日之際。在這種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求是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的繼續延伸,也是一個偉大民族靈魂的覺醒和升華。
而天城中學也是載滿了紅色記憶。該校校長金粟說,天城鎮是紅軍經過的地方,當年不少紅軍戰士在這里犧牲,烈士英雄的后人在這里讀過書。2003年,杜富國從皂角小學轉到天城中學就讀小學四年級,直到初中畢業。他從小就是在紅色基因薪火傳承中長大。
“他從小就有個軍人夢?!被貞浧鸲鸥粐?,九年級語文老師邱重鳴說,記得有一次學校組織去為在當地犧牲的紅軍烈士掃墓?;顒咏Y束后,杜富國在心得體會中寫道:對英雄烈士很崇敬,我也想當一名光榮的軍人。
紅色土壤孕育了英雄兒女,成就了英雄傳奇,也是杜富國“讓我來”的勇氣、信念的精神源泉。
杜富國個人英雄事跡(精選篇3)
杜富國,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的一名普通戰士,在最危險的時候,毫不猶豫用血肉之軀將戰友護在了身后,年僅27歲的他,看到這個世界的最終一面卻是冰冷無情的火光。寫到那里已情難自禁,看到你傷后堅定的樣貌,既心疼,又已深深折服。富國,我們永遠記得你最帥的模樣,記得你排雷后像個小孩開心的微笑。
時間撥回到2018年10月11日,一個再平凡可是的日子,你重復著每一天的排雷工作,卻不曾想突遇爆炸,在這危急時刻,你用身體換來了戰友的平安,自我卻失去了雙手和雙眼,你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軍人的勇敢與擔當,溫暖和感動著世界。當你聽到中越邊境掃雷云南段最終一塊深排雷場被徹底搜排完畢并移交給邊境百姓這一消息的時候,躺在病床上的你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是“邊境掃雷人”的職責擔當,更是中國軍人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在我知曉杜富國同志先進事跡的那天夜里,我思忖了很久,我們黨員干部應當從中領悟到什么,或者說學習到什么。
力爭上游,做不畏風雨的弄潮兒。前蘇聯作家高爾基的《海燕》:“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富國同志響應號召,主動申請加入臨時組建的掃雷部隊,到最需要他的地方一去就是三年,日復一日的排雷是他對籠罩恐懼的雷區百姓深深的愛,無怨無悔。作為中國軍人,杜富國沖到了最前線,力爭上游的信念是他對自我的交代,不畏風雨的完成排雷任務是他對邊境人民的交代。事在人為,如果沒有像杜富國同志一樣敢為人先的弄潮兒,亂石嶙峋、溝壑縱橫的雷區怎樣掃,邊境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怎樣得到保障?
敢于擔當,做迎接挑戰的勇敢者。危急時刻的一句“你退后,讓我來”,短短六字,蘊含了多大的能量,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氣。年輕的杜富國在危險面前的大無畏精神,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發出的一聲長嘯,“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無不使人動容,深深折服?!皸壣礓h刃端,性命安可懷?”富國同志用生命譜寫了一曲無悔的青春贊歌,悠揚又響徹云霄。作為同樣充滿活力想干一番大事業的年輕人,杜富國不懼挑戰、敢于擔當的力量推動著我們勇往直前,異常是“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的精氣神,鼓舞著青春的我們,行荊棘路,做勇敢者。
心系百姓,做干事創業的有心人。富國心系飽受“雷”害的邊境百姓,立志為人民掃除最終一片雷場;我們黨員干部心系基層百姓,感受百姓冷暖,了解百姓疾苦,解決百姓困難。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是使命,是職責,是交代。.....人要時時做到為民著想,與人民同甘共苦,才對得起人民的信任與期待。如今,人們去蘭考看到焦桐懷念焦裕祿,望見大亮山蓊郁的林場想念楊善洲,看到政和欣欣向榮的新區建設,自然想到廖俊波。這些甘為“樵夫”的...人,把群眾利益看得比天大,為民披荊斬棘,樹立了一座座不朽的時代豐碑,留給后人瞻仰、學習??偠灾?,干部干得好不好,百姓心中那桿秤明白著呢。
富國,記住你最帥的模樣,那是屬于你無悔的青春;胸前的軍功章熠熠生輝,那是對你偉大事業的嘉獎和表彰;被守護的那一方土地的百姓的笑與淚,更是對你人生的無上認可和褒揚。人生價值的實現有很多種,你用最壯烈的一種讓我們牢牢記住了你永遠帥氣的臉龐。對于我們廣大同樣奮斗在基層一線的黨員干部,雖然職位有所差異,但和“杜富國們”一樣,都是為祖國和人民的事業而努力,“富國”精神必將激勵著我們砥礪前行!
杜富國個人英雄事跡(精選篇4)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呼聲。在歲月的長河中,無論歷史的硝煙散去多久,但對英雄無悔,鐵血忠魂的記憶和呼喚始終都在。
雪落無痕,花開無聲,而英雄從平凡真實中走來,又到平凡真實中去,一切都是有跡可循:杜富國從紅色土地中成長起來,從紅色故事中傳承基因,從紅色歷史中堅定信念,而這一點與強軍思想和“四有”軍人要求,一脈相承。
可以說,杜富國的舍生忘死不單單是他個人的英雄事跡,更是新時代革命軍人的熱血本色的生動詮釋,而“讓我來”將成為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共同心聲。
離開熟悉的崗位,告別親人朋友,來到艱苦偏遠的邊疆,掃雷官兵面對的不止是雷場生死考驗,“杜富國們”付出的也不止是汗水與鮮血。
記者到掃雷三隊采訪,下士李洋面對鏡頭,立即轉過了身。他請記者不要拍他:“我沒告訴父母我在掃雷,我媽如果在電視里看到我,會哭的?!庇浾咭粏?,原來掃雷大隊官兵有個默契:跟家人打電話從不說自己在掃雷。即使家人知道了自己在掃雷隊,也只說自己“在二線搞保障”。
杜富國和他們一樣,一開始都選擇了“隱瞞”。戰友張中君告訴記者,直到第三次掃雷任務結束后,家人才知道自己在掃雷。
在掃雷大隊,已婚官兵全部兩地分居,40多名官兵面臨親人重病、子女年幼等困難。他們把遺憾、愧疚和思念壓在心底,忘我奮戰在雷場,用生命在戰斗,只因他們都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杜富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聲:“讓我來!”。
告別掃雷大隊駐地,眾戰士的一句話,久久在耳畔回蕩:“就算不能回戰場,也還要去戰斗。生命不息,戰斗不止!”
杜富國個人英雄事跡(精選篇5)
最近一段時間,看到了杜富國的光榮事跡,讓我想到了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曾說過:“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掃雷英雄杜富國”就是用自我的血肉之軀來詮釋什么叫“舍生取義”,他在關鍵時刻對戰友輕輕說了一句:“你退后,讓我來,離我遠點”!隨后,爆炸沖擊波和大部分彈片沖向了他,他失卻了仰望星空的雙眼,失去了匍匐前行的雙手。他用自我的身體掃除了黑暗,給我們留下了光明。
應對危險的時候,我不信他的心里是不害怕的。他是盡管害怕,仍能迎難而上。就如他此刻,正堅強應對失去雙手的現實。他躺在病床上,蒙著雙眼,試圖堅持良好心態,偶爾還會開一兩句玩笑。
一個偉大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中華民族就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杜富國的.意志是鋼的、是堅強的,他把熱血灑在了那一片平靜的土地,他把青春奉獻給那一生執著的信仰!杜富國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軍人的初心和立志當高遠的先進做法,他也身體力行努力實踐著“初心不忘,牢記使命”優秀作風。
...人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科技工作者的初心是為創新事業找突破,為中國經濟添動力;青年學子的初心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為成就自我而努力。每個人均有自我的初心,應當堅守自我的初心并身體力行。
杜富國,你是好樣兒的,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楷模。你雖然失去了雙眼和雙手,但請讓我們來做你的眼睛和拐杖,讓我們在自我的工作崗位上勤奮守紀,恪己奉公,初心不忘,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