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人物心得體會范文
法治人物心得體會范文(8篇素材參考)
心得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好的法治人物心得體會范文是怎樣的?這里給大家提供法治人物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
法治人物心得體會范文篇1
今天我們組織觀看了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今年是“CCTV年度法治人物評選及頒獎禮”的第20屆,看完之后我內心十分動容。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說:“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只有從我們自身開始去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治國”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家知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所學校假如沒有嚴格的規定,就不能得到長久的發展。現代社會受一些不健康思想的影響,我們變壞真是太容易了,比如網吧、游戲廳等,你們可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荒廢學業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年齡的特點決定了同學們的幼稚、不成熟,可能會做出一些不該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識的淡薄而導致一些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我們完全有必要學習有關的法律知識,來盡量減少甚至完全避免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
憲法的溫度,可暖,暖上心尖;憲法的溫度可冷,冷到刺骨。我們是祖國新一代的接班人,憲法精神應時時刻刻在我們心中。它嘔心瀝血為中華兒女的成長與發展保駕護航,我們應為我們的憲法而感到驕傲,更應讓祖國因我們而自豪!讓我們在憲法面前高舉雙手,共同筑造屬于全中國人民的偉大中國夢!
讓我們攜起手來,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自覺抵制各種不良現象,相互幫助,團結奮進。讓我們一起學法、知法、守法,做一名新世紀合格的學生,用我們美好的心靈去凈化身邊的丑惡,用我們靈巧的雙手共建人類的文明,共創和諧校園。
法治人物心得體會范文篇2
以國旗的名義告白歷史,以國徽的名義審度權力,以憲法的名義求索文明,以人民的名義叩問初心。
124,多么熟悉的數字,它不僅給人感動,更多的體現了中國幾十年來的進步和法治的力量,看了《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頒獎典禮晚會》,我心潮起伏,那些法治人物成了中國的光輝,也成了我仰慕的英雄。
這是逐夢法治中國的又一次啟航。一段段動人的故事、一個個感人的瞬間,記錄奮斗的腳步,更激發著前行的力量。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1周年,在新的起點上,奮戰在法治戰線的工作者們將循著法治之光繼續前行,保一方平安、筑正義防線,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
無論艱難與危險,你們堅守的身影、奮斗的腳步永遠都在。伴隨莊嚴深沉的音樂,一面國旗在儀仗隊的護送下緩緩入場,拉開了2020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的序幕。大屏幕上播放的短片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頒獎現場的采訪互動留下了一個個感人的瞬間。
12月4日,國家憲法日,2020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落下帷幕。
致敬!向守望歲月靜好、捍衛公平正義、播撒法治陽光的你們。
法治人物心得體會范文篇3
12月5日,黃河源園區組織全體在家干部職工觀看由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的“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節目。
該節目緊緊圍繞“弘揚憲法精神、傳遞法治力量”這一主題,全面梳理2019年在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各個領域的重大成果,對優秀法治人物進行表彰,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波瀾壯闊的法治進程進行特別回顧。頒獎禮共分為《公平正義的捍衛者》《利劍出鞘揚正氣》《法治中國追夢人》《人民利益高于天》和《弘揚憲法精神》五個篇章,由文藝表演、獲獎人物事跡短片展播和現場采訪等環節組成。
10位(組)“2019年度法治人物”和5位(組)“2019年度致敬獎”獲獎者是2019年中國法治進程中在平凡的崗位上“接地氣、敢擔當、有作為”的基層法律工作者的典型代表,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弘揚了憲法的精神,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展示了法治的力量。
觀看結束后,園區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局長星多杰說:“《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弘揚憲法精神、開展法治教育,推進憲法學習宣傳入腦入心,全體干部職工要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要樹立法治思維、弘揚法治精神、凝聚法制力量,不斷加強學習,增強國家公園工作人員法治意識,運用憲法活動的熱潮,樹立憲法法律意識,維護憲法法律權威。”通過觀看節目,大家被先進人物事跡深深的感染的同時,感嘆我們國家法治的進步和力量。紛紛表示向英雄的法治人物學習,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成為憲法堅定不移的捍衛者踐行者,在工作中履職盡責,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作出貢獻。
法治人物心得體會范文篇4
12月4日,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
“時光輪轉,歲月變遷。但不變的是人民法官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在活動現場,郭興利這樣講述。
28年間,郭興利用背篼背著國徽和卷宗翻山越嶺、進村入戶巡回辦案,足跡踏遍了15個鄉鎮169個行政村156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背篼法官”。
郭興利扎根基層、傾心為民,先后獲得“全國優秀法官”全國“最美基層法官”“全國模范法官”“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五十多項榮譽。
“我在法庭工作了28年,現已退休,脫下了法袍……說真的,有很多眷戀和不舍。”對審判工作的深深眷戀,是退休后的郭興利最常提起的。
回首自己的工作,郭興利表示:“我終于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做到了。”
對于年輕法官,郭興利這樣寄語:“如今,我們那里交通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法庭也配備了巡回審判車,背篼已經很少背了。但是,我想對年輕的朋友們說,背篼可以丟,司法為民的初心和使命不能丟,公正司法的責任擔當不能丟,服務百姓的‘背篼精神’更不能丟。”
法治人物心得體會范文篇5
12月4日,在第六個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
“作為一名青年法官,我始終堅信,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接過沉甸甸的獎杯,趙鑫這樣說。
他1983年出生,2010年畢業于華東政法大學,獲經濟法碩士學位,同年進入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工作。雖然是一名基層青年法官,但他早已是碩果累累: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榮獲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國法院辦案標兵”全國法院“最強執行干警”“首都勞動獎章”“北京青年五四獎章”“北京市政法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先進法官”等榮譽稱號。
辦案9年,趙鑫累計執結案件7000余件,執行到位金額達13億元,辦理了“知名網絡歌手欠款案”“八旬老太醫院霸床案”“涉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工程疏解騰退案”等一批社會關注度高、執行風險性大、關系區域發展大局的疑難復雜案件。
“可能更多的人對于法官的認識都是溫文爾雅,但是執行法官更應該展現出血性。”對于獲得的榮譽,趙鑫敬畏謙遜;但談到自己的工作,他目光如炬。
作為執行骨干,趙鑫辦案有思路、有辦法、敢擔事,也能干成事。他主動承擔了大量涉眾、涉民生和涉騰退的復雜、敏感案件。在法官聯席會上,每逢難案,趙鑫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個案子交給我,我來想辦法。”
“我們所有工作都向著一個出發點,就是我們要對得起這身制服,對得起胸前的法徽。”做人,他一步一個腳印;執法,他一言一行鏗鏘。
在頒獎禮上,趙鑫鄭重地說:“這座獎杯對我和我的團隊來說是一份崇高的榮譽,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和對我們更高的期待。我將繼續做好法院執行戰線上的‘急先鋒’,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實現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讓公平正義看得見、信得過、等得起、能實現。”
法治人物心得體會范文篇6
20__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貫徹落實“七五”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規劃的第四年。這些年來,法治中國的建設取得了驕人成績。
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這一天,《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__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如約而至,讓我們共同回顧這一年里,法治中國在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各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去細細凝望那些閃光的身影、動人的瞬間。
20__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活動共推選出18位(組)候選人,他們是法治中國的推動者、踐行者,是20__年度法治中國建設的“代言人”。
這一年里,他們用實際的行動去守護神州大地;這一年里,他們用真摯的情懷,去點亮生命光芒。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法治如何鐫刻進平實的生活,又如何一次次地書寫了傳奇。
12月4日,在這個夜晚,我們把目光聚焦在他們身上,聚焦在法治中國的進程中。我們,將共同見證10位(組)“20__年度法治人物”和5位(組)“20__年度致敬獎”獲獎者的誕生!
頒獎禮共分為《公平正義的捍衛者》《利劍出鞘揚正氣》《法治中國追夢人》《人民利益高于天》和《弘揚憲法精神》五個篇章,由文藝表演、獲獎人物事跡短片展播和現場采訪等環節組成。
晚會開始,李梓萌、王筱磊兩位主持人和劉曉翠、徐濤隨著悠揚的音樂朗誦《開啟法治中國新時代》,帶我們回顧70年來法治中國的恢弘進程,凝聚希望,展望未來!
歌手黃綺珊獻唱一曲《如果》。天籟之音如泣如訴,蕩氣回腸。
歌手平安傾情演唱20__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原創主題歌曲《時時刻刻的你》,向每一位平凡崗位上的法治工作者致敬。
演員張嘉譯佇立桌案前,面容悲愴、表情凝重,他將為我們講述什么樣的動人故事?
伴著表演嘉賓——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法官韓寧的一曲《諾言》,晚會進入尾聲。法治人物的錚錚誓言,將在這條流淌著無數熱血的歷史長河中,發出滾燙的吶喊。
法治人物心得體會范文篇7
12月4日是第六個國家憲法日,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_和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增強全民憲法法治意識、深化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宣傳教育,根據市委宣傳部、市委依法治市辦、市司法局《濟南市2019年“憲法宣傳周”“法治宣傳教育月”活動方案》要求,按照市衛健委安排部署,12月4日晚,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收看了由全國普法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節目。
“微觀之中折射宏觀,小事背后看見轉變”,此次頒獎禮入圍候選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憲法精神,他們的每一項具體工作都折射出法治的力量。他們的事跡從不同角度展現和詮釋了2019年中國法治進程的腳步,映射出我國在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法治建設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干部職工紛紛表示,將以法治人物先進事跡為鞭策,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弘揚法治精神,成為憲法堅定不移的捍衛者和踐行者,在工作中履職盡責,恪盡職守,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法治人物心得體會范文篇8
12月4日,在第六個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
四川省劍閣縣人民法院原黨組成員、開封人民法庭原庭長,“背篼法官”“CCTV2014年度法治人物”郭興利作為特邀講述人,到活動現場致辭。
郭興利:我終于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做到了
“時光輪轉,歲月變遷。但不變的是人民法官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在活動現場,郭興利這樣講述。
28年間,郭興利用背篼背著國徽和卷宗翻山越嶺、進村入戶巡回辦案,足跡踏遍了15個鄉鎮169個行政村156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背篼法官”。
郭興利扎根基層、傾心為民,先后獲得“全國優秀法官”全國“最美基層法官”“全國模范法官”“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五十多項榮譽。
“我在法庭工作了28年,現已退休,脫下了法袍……說真的,有很多眷戀和不舍。”對審判工作的深深眷戀,是退休后的郭興利最常提起的。
回首自己的工作,郭興利表示:“我終于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做到了。”
對于年輕法官,郭興利這樣寄語:“如今,我們那里交通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法庭也配備了巡回審判車,背篼已經很少背了。但是,我想對年輕的朋友們說,背篼可以丟,司法為民的初心和使命不能丟,公正司法的責任擔當不能丟,服務百姓的‘背篼精神’更不能丟。”
砥礪前行一代代,唯有忠誠無改。
以法為器,讓良善身披鋒芒
讓每一寸正義的陽光,都能穿透沉重。
畢力躬行,辟一片乾坤朗朗
讓每一份法治的溫暖,都能直達遠方。
和那一樁樁鐵案,化作文明的印記
都被寫進了這盛世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