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旅行的文章
開車旅行的文章
五一黃金周就要到了,小伙伴們最近就開始雞凍了吧,學習啦小編也灰常灰常興奮,終于可以歇歇了。相信不少小伙伴開始計劃假期出游路線了吧,作為暖男的學習啦小編當然要再次提醒大家安全第一了。所以重要的事情不管說幾遍,也是有必要的。今天學習啦小編整理出N個開車旅行的注意事項,還是那句話,安全第一,別斗氣,別超速。
開車旅行出發前準備
1提前設計路線
假期出游,最鬧心的是什么?一定是堵、堵、堵,尤其是這高速免費之后,高速比國道堵,到哪都是市區馬路。所以,出游前一定要規劃完善詳盡的路線,最好是能夠有兩條以上的路線可以選擇,這樣有助于躲開一些堵車路段(路線選擇的原則是選擇自己熟悉的路線)。
除了使用手機GPS與車載GPS,最好也備好紙質地圖,萬一趕上沒信號就等著抓瞎吧。另外要把充電寶充滿電,用手機GPS導航的帶好車載充電器,多備兩個也是好的。另外對路線的規劃,一定要考慮安全問題,別荒山野嶺的有點嚇人。
2對愛車“全身體檢”
首先全面檢查車況:輪胎氣壓是否符合標準,輪胎花紋是否過度磨損,看看是否有釘子嵌入輪胎;防凍液、雨刮水是否加滿(最好備上一桶玻璃水);發動機機油是否有漏油現象;制動是否安全有效,是否存在跑偏現象;燈光是否齊全有效;檢查千斤頂等車輛修理工具是否齊全。
另外,在檢測里面最重要的部位就是輪胎,高速爆胎幸存率很低,當車速達到160KM/H時,不管你開什么車,有沒有系安全帶,發生爆胎后,乘車人員的死亡率都為100%,“記住,不是50%,也不是90%,是100%”。所以與其在出事的時候去力挽狂瀾挽救自己的性命,還不如未雨綢繆,提前防范。
3備足應急工具
不管會不會修車,上路之前一定要準備一些應急隨車工具和物品以備不時之用。比如攜帶一個應急工具包,里面就包含了拖車繩、蓄電池連接線、電工膠帶、氣壓表、保險絲等應急工具。
另外一定要記得給孩子準備好兒童安全座椅,中國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個孩子,都愛孩子,如果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孩子出了安全問題,這將是一輩子的傷痛,安全座椅那就是現代的保險柜,好的安全座椅就算車撞爛了,也能保孩子平安。
4盡量早給車加油
沿途切不可隨意選擇油站,應盡量選擇規模較大、加油車輛較多的油站,兩桶油雖可恨,卻是中國最靠譜的選擇。提醒車主注意,外出時由于對加油站位置不熟悉,應該提早給車加油,不要等快沒汽油的時候,再去尋找加油站,尤其是對高標號汽油,更要謹慎選擇加油站,以防添加劣質汽油引發車輛故障,另外有很多山寨加油站,一定要仔細辨別。
5備足食品、藥品和飲用水
雖然很多人不以為然,但是食物、藥品和水其實非常重要,鑒于國內復雜的路況,動不動就堵在路上,充足的食物和水能讓人更為安心,手有余糧心里不慌。同時喝剩下的水瓶也可以應急,而藥物也要充分準備: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云南白藥、紅花油、消炎藥、瀉立停、思密達、感冒發燒藥、阿司匹林、消毒藥水、碘伏、止血繃帶、體溫計、驅蚊蟲藥水、創可貼、眼藥水等,以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自駕游過程注意事項:
6必須系安全帶
系安全帶的說了百遍,還得再提醒。在任何時候都必須系上安全帶,如果對此還不屑一顧的小伙伴,可以做這樣一個實驗。坐在副駕駛讓司機以25KM/H的速度急剎車(剎車踩到底),看看你會不會碰頭,看誰能坐住,體驗過以后,就知道系上安全帶真的很重要。
7調整后視鏡
很多新手都不知道如何看后視鏡,更不用說去正確調整后視鏡了,其實左右后視鏡的調節是有區別的。上面這張圖演示了正確的后視鏡調節方法和錯誤的調節方式。
8切忌超速行駛
超速行駛為高速上三大致死原因之首,在國內高速公路出車禍的,大部分都是超速行駛。很多司機總說十次車禍九次快,但依然有很多人圖一時之快,超速行駛。
其實,車輛安全不安全,與品牌沒有絕對的關系(圖為豪車超速事故圖,全是長期被視為最安全的德系車型),與駕駛技術也沒有太大關系,而是與良好的駕駛習慣、遵守交通法規有關系,不急那一時,穩穩的按限速開。
9切忌疲勞駕駛
疲勞駕駛為高速上三大致死原因之次,連續行駛三個小時就應該停車休息一會兒。高速公路上駕駛員打瞌睡的頻率大約是1次/45km,而且經常是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睜著眼睛睡1-4秒。回想自己開長途的情景,是否有這么幾秒恍惚過?
此外,司機在長途駕駛前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跑長途前,忌飲酒、忌吃感冒藥(感冒藥最容易讓人昏昏欲睡)。其次,開車時嘴盡量不要停(嚼口香糖或與副駕駛聊天),連續開車2、3個小時,一定要去服務區休息一下,下車吹吹風、活動活動,這樣也對腰椎、頸椎都有一定緩解作用。
10切忌隨意掉頭、倒車、逆行
切記不要在道路上掉頭、倒車、逆行,這些行為非但是在自殺,也是在謀殺別人。另外,這些不但要被扣分,一旦出了人命,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也不要隨意在高速路上停車,內急盡量到休息區解決,更不要在應急車道上停車牌照,高速路上停車十分危險,一旦出現故障或事故必須停車,盡量在警察到來之前遠離車輛,以免出現二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