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熱車
如何正確熱車
冬季,車主最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就是熱車。許多車主對于要不要熱車,完全沒有意識,甚至很多人就直接認為沒必要。殊不知,這是一個很大的用車誤區,因為冬季氣溫很低,發動機在未達到工作溫度前,汽油是無法完全有效的氣化。如果長期這樣,就會導致汽車積碳等問題。那么,冬季如何正確熱車呢?下面學習啦小編告訴你。
正確的熱車方式
上面我們講到,汽車經過長時間停放后,發動機上部分是處于沒有油的狀況,而要保證發動機上部分有油則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通常是需要發動機怠速30秒左右,也就是說汽車啟動30秒后,引擎內部運轉沉浸在下方的機油已被充分運轉至上方,可以有效的起到潤滑作用。此時,只要在低速情況下行駛幾百米就可以正確行駛了。
為什么要熱車?
冬季之所以要熱車,是因為經過一晚上時間的停放,發動機內的機油都流回到發動機油底殼內。加上冬天晚上很冷,機油的潤滑程度會有降低。所以,每天早上車輛啟動的時候,發動機上半部分是處于沒有機油、缺乏潤滑的情況。如果,發動機長期在沒有潤滑的情況下就會導致活塞等配件的磨損。同時,發動機在未達到工作溫度之前(大約在攝氏90-110度之間),供油系統因溫度過低,是無法有效地將汽油完全氣化的。在汽油尚未氣化而呈液態時,是不易燃燒的,從而形成積碳。這就是為什么
熱車該注意些什么?
很多車主早上上班趕時間,常常會在車子預熱幾十秒后就直接提速駕駛,這樣做很不科學,因為怠速熱車只是熱了發動機,并沒有熱轉向、傳動、制動機構。這就是文章上面提到的,熱車以后最好再低速行駛幾百米的原因。
熱車的原因
原因一
第一,車子經過長時間的停放,引擎內的機油又流回引擎下部之機油底殼內。因此在久未用車(如隔夜)后發動引擎,其時引擎的上半部是處于沒有機油,缺乏潤滑的狀況。大約要在發動后30秒左右,才會因機油泵浦的運轉而將機油運送到引擎最需要潤滑的活塞,連桿及曲軸等部件。但即使是一發動引擎后就立刻上路,只要不猛踩油門飚車,保持低速運轉,其效果是和怠速運轉相同的。
原因二
引擎在未達工作溫度之前(大約在攝氏90-110度之間),其供油系統因溫度尚低,均無法有效地將汽油完全氣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液體溫度上升到沸點就氣化了)。在汽油尚未氣化而呈"濕濕"的液狀時,是不容易燃燒而發動引擎的。此時就要靠阻風門的作用,阻止部分空氣進入汽缸,以提升汽油/空氣的混合比,并提高引擎轉速使引擎不致熄火。當達到正常工作溫度后,自動阻風門自然會因機械的動作而恢復正常狀態;而手動阻風門的車子務必記得將阻風門放回,否則因油/氣混合比過高,不但浪費汽油,馬力不足,而且汽油燃燒不完全會冒黑煙。一具冷引擎要達到正常工作溫度約需七八分到十幾分鐘不等,依車種不同而定;而在這段時間中,也不需要原地熱車,只要不以高速行駛就無妨。
原因三
有關變速箱變速齒輪的潤滑,這是一般人最不懂也最易忽略的。變速箱齒輪油與引擎機油相同的地方是:在冷車時齒輪油都流到變速箱下半部。只有當行車時才會因齒輪的運轉而將底部的齒輪油帶起,潤滑上半部。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車子在冷車時換檔生澀的原因。其解決之道也不是原地熱車即可解決的。因為變速箱并沒有齒輪油泵,原地熱車只有引擎在動,其余部分都沒在動,只有等到實際上路后,慢慢行駛了一段時間才能改善此一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