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暑節氣農事
2023小暑節氣農事!
小暑即為“小熱”,意思是此時雖然已經能夠感受到天氣的炎熱,但是并未達到一年內最熱,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開始。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帶來的小暑節氣農事,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小暑節氣農事
1、洪澇:我國的氣候規律是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對農業的影響應該分兩個方面,一個是有利的,一個是不利的。有利:水熱充足,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不利:因降水集中,容易造成洪澇災害,造成農業減產。
2、伏旱:伏旱主要發生在中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特別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少臺風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干旱,降水量顯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現象。
7月7日迎來小暑節氣
俗語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毙∈畹降子卸酂?此時農作物有什么變化?
小暑節氣,全國天氣的關鍵詞是高溫、多雨、入伏。自小暑起,我國普遍開始進入一年中最熱的階段。北方由于雨季尚未到來,是干熱,南方則是濕熱。今年7月16日,在小暑的第十天,將進入“三伏”的“初伏”,今年的“三伏”將持續40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的記載。 江曉東解釋,一般來說,小暑時炎熱天氣開始,大暑時炎熱達到峰值,持續時間會更長。
“小暑時節,北方降雨少、日照強烈,一些城市的年極端高溫反而會出現在小暑。而在南方,日平均氣溫高于30攝氏度、日最高氣溫高于35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則比較常見?!备邷氐男∈顚Υ蠖鄶缔r作物來說正是旺盛生長的時節。小暑時節,我國局部地區要進行“雙搶”,即對于生育期短的早稻品種,小暑期間成熟,需要搶收早稻,搶種晚稻,田間一片繁忙。
從飲食上來看,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笆承隆敝傅氖浅孕旅?。人們將小暑期間收獲的稻谷碾成新米,吃新米慶祝收獲,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三伏天小暑如何防暑降溫養生小知識
口渴后不宜狂飲
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飲用白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后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如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不宜過量飲酒
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發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于火上澆油。
常備防暑藥物
盛夏酷暑,高溫燥熱,常使人們食無味、睡不香,容易出現頭暈、頭痛、乏力,甚至惡心、嘔吐等癥狀,為了安全度夏,家庭應準備一些防暑藥物,常見的藥物和食物有: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金銀花、菊花、荷葉、西瓜。
學會睡好午覺
夏日,日長夜短且天氣悶熱,睡眠時間少,睡眠質量差。如能午后稍睡片刻,猶如給大腦充電,有利體力恢復。
濕度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但年老體弱和平時缺少運動者,萬萬不可劇烈運動,否則有害無益。
熱茶比冷飲效果好
防暑降溫,熱茶比冷飲效果好,而且維持的時間更長。茶中含有豐富的鉀。夏天出汗增多,常使鉀離子丟失過多,鉀與鈉共同維護細胞內外正常滲透壓和酸堿平衡,對神經、肌肉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有重要影響,體內鉀不足時,常覺疲乏無力,食欲減退,耐熱能力下降,甚至導致中暑。夏日常飲茶,可補充人體鉀元素,提高耐熱能力,有效地預防中暑的發生。
小暑三伏貼的適應癥
三伏貼適用于陽氣不足、肺氣虛弱、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類的疾病。主要包含以下幾類:
1、呼吸系統疾?。阂赘忻罢?、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等。
2、消化系統疾?。禾摵晕竿?、慢性胃腸炎、腹瀉、消化不良、厭食等。
3、骨關節疾病:頸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風濕病、類風濕關節炎、退行性骨關節病變等。
4、婦產科疾?。涸陆洸徽{、痛經、產后頭痛、坐月傷風等屬寒證者。
5、小兒疾病:體虛易感、哮喘、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厭食、遺尿、生長發育遲緩等。(3歲以上小兒可進行三伏貼調理。)
6、調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陽虛體質,氣虛體質,亞健康等。
小暑飲食三寶
一、黃鱔
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
黃鱔的食療價值十分高,可以補中益氣,明目,解毒。
在炎熱的夏日,食欲不振的人們吃點黃鱔,補脾益氣不油膩,還能消除積食。
另外,在這個時節的黃鱔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比鯉魚、鯽魚營養價值還要高。
二、蓮藕
人們常說“小暑吃藕”,蓮藕有著生津潤肺,清熱涼血的功效。
《本草綱目》中也說蓮藕是“靈根”,清熱安神,健脾養胃,是夏季佳品。
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容易犯困,煩躁,沒精神,吃蓮藕可以幫助人們清熱,除煩。
三、綠豆芽
綠豆在成為綠豆芽的過程中,產生了豐富的維生素c,所以綠豆芽比綠豆的營養價值更高。
《本草綱目》中記載:唯此豆芽白美獨異,食后清心養身,具有“解酒毒、熱毒,利三焦”之功。
炎熱的小暑季節,一周吃兩次綠豆芽,可以很好的消暑,祛濕,是非常應景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