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小暑今年啥時候最熱
7月7日小暑今年啥時候最熱?
元代文人吳澄編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帶來的7月7日小暑今年啥時候最熱,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7月7日小暑今年啥時候最熱
?今年中伏時間是20天,具體為7月21日-8月9日,而大暑時間為7月23日-8月8日。今年大暑節氣的15天,全部都在中伏的范圍內。
因此,單從“夏有三伏,熱在中伏”這句老話上來說,今年最熱的時間是在大暑期間,也就是大暑比小暑要熱。
如果小暑節氣期間,溫度非常高,那么到了大暑時,就會感到涼爽了,相反,如果小暑節氣沒有那么炎熱,那么到了大暑節氣就會很炎熱。
本周迎“小暑”雷陣雨和高溫仍是兩大“主角”
最近一段時間,雨水頻繁來“刷”存在感,同時也帶來了短暫的清涼。
小暑已近,強對流天氣多
7月7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小暑與夏至相比,白天已經開始變短,但是氣溫卻一直在升高,很多地區的平均氣溫已接近或超過30℃。“小暑過,一日熱三分”,熱,終究是“大勢所趨”。
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步入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今年7月11日開始正式入伏,今年三伏依舊是40天。這也是從年以來連續第九年三伏長達40天。小暑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一個節氣,此時天氣狀況不穩定,常出現強對流天氣,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災害性天氣,需加強防范。
小暑“三忌”
01 規律起居忌暴曬
根據《黃帝內經》中“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理念,人對睡眠的生理需求量在不同季節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夏天,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人應“晚睡早起”,晚睡是順應自然陰氣的不足,早起是順應陽氣的充盛,即“天睡我睡,天醒我醒”。此外,午休的習慣有助于養心氣,時間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以彌補夜晚睡眠之不足,保持精神充沛。
外出活動時最好打傘、戴帽子,避免長時間的強烈日曬。同時,多喝涼白開,出汗過多時,可以在水中加少量食鹽,以維持體液中的電解質平衡,預防中暑。
02 平心靜氣忌過汗
夏季對應于心,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就需要養護好心臟。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適度出汗可以抵御外邪的侵襲。但若過度出汗,則會耗損陽氣,而導致心慌、氣短等癥狀。因此,暑熱天氣要防止過汗,保持平心靜氣,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這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03 保護陽氣忌貪涼
小暑炎熱,陽氣外浮,外熱而內虛,最容易出現陽氣虧虛諸癥。吹空調、吃冷飲、沖冷水澡是很多人選擇的消暑方式,但炎熱的夏季人的汗孔、肌膚腠理均處于開泄狀態,輕則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適,重則中陽受損,寒邪內伏,遺留大病之根。
2023年三伏時間
初伏祛寒:7月11日
中伏清養:7月21日
中伏加強:8月31日
末伏化瘀:8月10日
今年小暑還會更熱嗎?
7月7日10時37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小暑”。緊接著,“三伏天”將在7月11日拉開序幕,23日還將迎來“大暑”。預計今年盛夏(7-8月),我國華北、華中中部和南部、西南地區東北部等地還將出現階段性高溫過程。
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這段時間烈日當頭、熱浪滾滾,雷暴頻發、雨水充沛,萬物生長、枝繁葉茂。各位市民不僅要注意防暑降溫,還需備好雨具。建議飲食清淡,以免引發腸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