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上漲金額怎么算
養老金上漲金額怎么算內容
最近我國養老金又調整啦。個人養老金的參加人可在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按規定享受個人養老金。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養老金上漲金額怎么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養老金上漲金額怎么算
按照要求,2023年養老金調整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并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辦法統一。
也就是說,養老金上漲金額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傾斜調整”的步驟來計算。
其中,定額調整指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統一增加相同額度的養老金,體現社會公平。以河北為例,其定額調整為40元。
掛鉤調整指與個人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雙掛鉤,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調整養老金時增加的也相對較多。河北明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一年每月增加1元;按照本人2022年12月發放的月基本養老金的1.4%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
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群體予以照顧,這些人可以適當多漲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賬戶將鎖定到退休
對于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目前各相關部門進行了哪些準備?
對此,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負責人王宏鶴在吹風會上回應稱,銀保監會正積極推動銀行保險機構做好個人養老金相關業務準備。
“個人養老金賬戶鎖定到退休,目的是使個人投入的資金真正用于養老保障。我們將鼓勵金融機構推出更多有利于養老金穩健增值的產品,探索通過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為參與人提供合理回報。”
王宏鶴強調,與此同時,監管部門將加強對個人養老金相關金融業務的監管,嚴厲打擊違規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確保國家惠民政策落到實處,逐步構建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養老體系,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負責人林曉征在吹風會上表示,證監會將持續推動公募基金行業提升養老金融服務能力。
“公募基金作為普惠金融產品,具有組合投資、獨立托管、公開透明、銷售規范等特點,經過這20多年的發展,公募基金現在的規模已經超過25萬億元,服務5.4億個人投資者。”
林曉征表示,公募基金公司為受托管理各類養老金的規模也已經達到4萬億元,占我國養老金委托投資規模的比例達到50%。整個基金行業在投研風控、產品布局、人才隊伍建設、信息系統等方面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
四類人多漲
【1】高齡人員。養老金在上調機制中都有高齡傾斜政策,一般有幾十元甚至一兩百元的增幅。那么,1957年出生的人在2022年達到65歲,按照規定在次年(即:2023年)可以享受高齡補貼政策,一年能多漲幾百元至2000元。前提是,這個地區把高齡標準界定為65周歲。但是,大多數地區的高齡標準一般界定為70周歲,那么,1957年出生的男性也享受不到傾斜待遇。
【2】1963年出生的人。1963年出生的男性到2023年陸續退休,養老金測算是按照2022年的計發基數預估的,到了2023年下半年新的計發基數公布后,要給2023年1月至重算計發日的時間段補差額。假設2023年11月某人養老金重算為6200元,2023年1月退休時預發養老金為6000元,那么,需要補發200元__10個月=2000元。所以,上面那位老年朋友可能是在2023年2月補發了2022年的重算差額,并非額外多發了2000元養老金。
【3】繳費時間長的人。養老金上調機制執行的是定額、掛鉤、傾斜三結合的模式,其中,掛鉤部分上漲與繳費年限(以及視同繳費年限的工齡)正相關,繳費年限長的和視聽繳費年限的工齡長的人會多漲養老金。這一點,得到普遍認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天經地義。
【4】艱苦地區的人。養老金上調機制中的傾斜政策,其中,就有向艱苦、邊遠地區、經濟落后地區的傾斜政策。這些地區的公務人員和國企人員付出的辛苦比發達地區多,做出了個人的“犧牲”。多關心關懷他們、多漲一筆養老金,任何人都不會有意見的。
個人養老金應該怎么交
養老金在戶口所在地交。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根據國家的規定,原則上是在戶口所在地繳納養老保險并且辦理領取手續,但是現在很多都異地繳費。
個人交養老保險的,應當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交。個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向當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受理申請后,應當幫個人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讓當事人按時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養老金與養老保險的區別是什么
1、從概念上講,退休金是指國家按照社會保險制度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后,根據他們對社會所做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職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2、養老保險則是國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崗位后而建立的一種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制度。
3、兩者是不同時代的產物,養老保險和退休金是一個具有歷史韻味的話題,嚴格來說,現在已經沒有退休金這種說法了。
4、我國自改革開放后對養老制度進行了改革,既實行所渭的“雙軌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到達退休年齡后由國家發給退休金,也就是由國家養老。
5、而企業干部職工退休后的養老問題則改為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出資,在籌集養老金上采取由企業和個人按職工工資總額上交一定比例的養老保險金,既我們平常說的養老保險。而早在幾年前,企事業單位、公務員等都開始繳納養老保險了,目前已經完全都改成了養老保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