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群可以多漲養老金
2023什么人群可以多漲養老金
最近我國養老金又調整啦。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里的資金,可以自主選擇購買經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確定的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個人養老金產品。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什么人群可以多漲養老金,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哪些人可以多漲養老金
從多地發布的養老金調整方案來看,享受傾斜調整的主要是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企業退休軍轉干部等。
以第一個公布養老金調整方案的寧夏為例,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的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10元,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15元,年滿80周歲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20元。
此外,艱苦邊遠一類區的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10元,對艱苦邊遠三類區的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15元;企業退休軍轉干部調整后基本養老金水平低于自治區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補齊到自治區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
個人養老金構成
當前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由三個層次構成:政府主導并負責管理的基本養老保險為“第一支柱”,占主導地位,規模已超6萬億元;政府倡導并由企業自主發展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為“第二支柱”,規模約2萬億元;包括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在內的個人養老金制度被稱為“第三支柱”,僅在部分地區試點,規模尚小。
中國大力在第一、二支柱上進行建設,“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結構存在嚴重失衡的問題。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我國第一支柱占比74%,第二支柱占比23.1%,第三支柱占比0.29%。相比之下,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差距較大,如美國第一支柱占比10%,第二支柱占比61.9%,第三支柱占比達28.1%。而隨著老齡化加劇,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金面臨著巨大的支付壓力。要使得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結構合理,需要解決諸多問題,更重要的是,需要從頂層設計上進行調整,制定個人養老金制度。
作為緩釋基本養老金壓力的重要一環,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2020年伊始鼓點漸緊。銀保監會近半個月連發兩文,將完善養老保障第三支柱、鼓勵金融機構發展養老產品作為工作重點之一。
個人養老金賬戶里的資金怎么查
個人養老金賬戶里的資金可用于購買哪些產品
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人群可以使用個人養老賬戶中的資金購買: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個人養老儲蓄、個人養老金公募基金產品、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等個人養老金產品。另外,商業銀行發行的儲蓄存款、特定養老儲蓄也在購買范圍之外。
需要注意的是,每年個人養老金購買金融產品的額度都是有上限的,因此建議大家一次買一個產品即可,這樣也更便于管理一些。
城鄉居民社保怎么轉成職工社保?
【1】參保人員戶籍地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為不同統籌地區的,可就近向戶籍地負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社保機構提出申請,填寫《申請表》,出示社保卡并提交復印件。
【2】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地或待遇領取地社保機構受理并審核《申請表》及相關資料,對符合銜接實施法規條件的,在10個工作日內,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地社保機構發出《聯系函》。
【3】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地社保機構在收到《聯系函》之日起的10個工作日內辦結相關手續,此后再由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地或待遇領取地社保機構10個工作日內辦結相關手續,并將辦結情況告知參保人員。
需要注意的是,把在農村買的社保就是居民養老保險轉入職工養老保險,轉移流程完成之后,是將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儲存額轉入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原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得計算為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因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社保,是相互沖突的。
養老保險認證一年認證幾次?
養老保險認證一年一次,2023年養老保險資格認證與往年一樣,參保人員可在上次認證后的12個自然月內任意選擇時間進行認證。
老年人可以通過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網站或“掌上12333”等手機應用,進行人臉識別認證;在境外居住的,還可以通過外交部“中國領事”手機應用完成認證;高齡老人和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可以提出上門認證申請,社保經辦機構會提供上門服務。
除了人臉識別認證和上門認證外,大數據比對認證迅速推,社保經辦機構通過與有關部門實現數據共享,不需要本人進行任何操作,即可完成認證。2022年,全國已有大約三分之一的退休人員是通過數據比對方式完成認證的,而以后這個比例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