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是三伏天結束了嗎
處暑是三伏天結束了嗎,最后一天嗎
處暑即“出暑”,它是暑氣結束、炎熱離開的意思,并不是伏天結束。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借鑒,下面小編精心準備了處暑是三伏天結束了嗎內容,歡迎使用學習!
處暑是三伏天結束了嗎
處暑不是三伏的最后一天,處暑節氣到來時一般三伏已過或者接近尾聲。根據元代文人吳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結束。
“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處暑四個節氣,這時三伏已過或近尾聲,初秋炎熱將結束。處暑的到來同時也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處暑是廿四節氣中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的節氣。
處暑節氣的氣象變化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的本義是“止息”、“停留”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快結束了。隨著太陽高度的繼續降低,所帶來的熱力也隨之減弱。
炎熱的酷暑已漸消退,雖暑氣呈退減趨勢,氣溫不會異峰突起,但此期間仍然會出現短期回熱天氣,并未開始涼爽,真正開始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處暑有什么習俗
1、出游迎秋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后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此外,處暑之后,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2、放河燈
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
3、吃鴨子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里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4、開漁節
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后漁業收獲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
處暑如何養生
1、益腎養肝多吃咸
處暑節氣,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處暑過后,氣溫逐漸下降,日夜溫差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此時飲食調養方面宜益腎養肝,潤肺養胃。飲食上宜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薺、沙葛、粉葛等。
2、多喝水去秋燥
想去秋燥必須養陰,而養陰的重點在于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潤的食物外,水分的攝取也不可少。建議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溫水,可以讓整個消化系統蘇醒過來。
3、早晚添衣
處暑時節,正值初秋,暑熱尚未退盡,此時不宜過多過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
4、護腸養胃
對于消化功能低下的人來說,除了及時治療、盡量不喝酒、避免冷飲冷食、避免過度刺激的辣椒等調味品、少吃傷害消化系統的藥物之外,還要消除不利于消化吸收的各種不良習慣。
處暑吃什么食物好
1、蓮子
有補腎、健脾、養心、安神、抗衰老的作用。用蓮子配白茯苓、懷山藥、糯米、白砂糖等蒸煮成糕,每日服用,有益壽之效。
2、銀耳
可以潤肺止咳、生津養陰,還具有消除肌肉疲勞、健腦防衰的作用。
3、蘋果
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適合在貼秋膘的季節食用。
4、山藥
能清心安神、補中益氣、助五臟、強筋骨,可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
5、西洋參
可抗疲勞、抗缺氧,秋天人們會出現陰虛少氣、口干口渴、萎靡乏力的情況,在煮粥或燉肉時放入一些西洋參,不僅能鎮靜防秋燥,還能溫和滋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