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處暑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2023處暑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處暑,是一個反映氣溫變化的節(jié)氣。“處”的本義是“止息”、“停留”的意思。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處暑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2023處暑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2023年處暑開始于2023年8月23日星期三17:01:06(農(nóng)歷2023年七月初八)。結(jié)束于2023年9月8日星期五5:26:31(農(nóng)歷2023年七月廿四)。
今日處暑有什么講究說法?
1.吃鴨子
江浙一帶曾流行處暑時節(jié)吃鴨子的習俗,民間素有“處暑送鴨,無病各家”的說法。鴨子味甘性涼,煲湯吃可解暑氣,紅燒或烤制吃則可適時地貼補秋膘。每家做好鴨子或買熟食回來后,除了自己食用,還不忘與親戚鄰里分享。大家相信,這樣就能“無病各家”了。
2.吃龍眼
各地的食俗跟本地物產(chǎn)也有一定關(guān)系。福建盛產(chǎn)龍眼(桂圓),當?shù)赜刑幨顣r節(jié)吃龍眼的習俗。龍眼性溫,據(jù)說有滋補氣血的功效,可以剝了皮直接吃,也可以佐粥或溫飲。
3.祭祖、迎秋
處暑有什么風俗?
1、出游迎秋
處暑過后秋意正濃,是非常適合人們出游暢玩的季節(jié),和家人們一同出游迎秋,欣賞好風景,處暑過后暑氣也停止了,天上的云彩也顯得疏散自如,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看巧云的說法,就是有出游迎秋之意。
2、拜土地爺
處暑節(jié)正是農(nóng)作物豐收的時候,農(nóng)家紛紛舉行各種儀式來拜謝土地爺,有的殺牲口到土地廟祭祀,有的是把旗帆插到田中央表示感謝,還有的這一天從田里干活兒回家不洗腳,恐把手里的豐收洗掉了。還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把剪碎的五色紙纏繞到農(nóng)作物上避免冰雹襲擊等。
3、煲涼茶
處暑期間家家戶戶也有煲涼茶的習慣,先去藥店配制藥方,然后在家里煎茶,入秋要吃點苦,還能清熱、去火、消食以及除肺熱。
4、開漁節(jié)
開漁節(jié)就是在處暑期間,江浙一帶要舉辦大型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漁業(yè)豐收,人們可以捕獲到多種海鮮。
5、潑水降溫
潑水狂歡主要在云南西雙版納有這樣的習俗,從大暑到處暑一個月的時間內(nèi),各地都會組織潑水降溫的活動,在日本也會有。
6、吃鴨子
在處暑節(jié)氣吃鴨子,特別是老北京人都會買百合鴨,做好的鴨子菜也要端給鄰居一碗,正所謂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處暑要注意些什么?
處暑的意思就是,暑天到此結(jié)束了。“處”是終止的意思,此時太陽到達黃經(jīng)150°。意思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了,這時冷空氣南下次數(shù)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即將成熟。但還會經(jīng)常遭受“秋老虎”的困擾。
處暑時節(jié)白天氣溫高,早晚氣溫低,這種天氣很容易感冒、發(fā)燒。此時空氣濕度小,毛發(fā)易枯、口干、鼻燥、大便干結(jié)。這就是常說的秋燥。這種溫燥使呼吸道疾病發(fā)病率上升。最近許多孩子發(fā)燒、感冒,也沒有明顯的病因,就是入秋不太適應(yīng)照成的。提高身體素質(zhì),首先要提高睡眠質(zhì)量,保持平心靜氣,以順應(yīng)秋季收斂的特性,從而平靜的度過這一多事之秋。
百合蓮子湯:
材料:干百合100克,浸水泡一夜。干蓮子75克,浸水泡4小時。洗凈后放入鍋中,大火煮沸后,加冰糖適量,小火煮40分鐘,即可。
功效:安神養(yǎng)心,健脾和胃,老少皆宜。
處暑要吃什么?
1.蜂蜜
蜂蜜有養(yǎng)陰潤燥、潤肺補虛、潤腸通便、解藥毒、養(yǎng)脾氣、悅顏色的功效,因此被譽為“百花之精”。睡前食用蜂蜜,可以改善睡眠,使人盡快入睡。
2.糯米
秋季喝些糯米粥,對身體會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因為其性溫味甘,入脾腎肺經(jīng),吃它能夠起到補養(yǎng)人體正氣的效果,進而達到健脾益氣、生津止汗的功效。
3.鴨肉
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隨息居飲食譜》說,鴨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yǎng)胃生津”。鴨肉有滋潤的功效,可以防止秋季干燥。鴨肉性涼,在尚有暑熱的初秋食用,可以祛除暑氣,避免上火。
4.紅薯
古代醫(yī)書有注,紅薯具有“補虛乏、強腎陰”等功效,也就是說吃它有助身體虛弱的人進補,讓身體慢慢恢復(fù)強壯,不再虛弱不堪。秋季漸涼,身體虛弱的人,隨便吹吹風就容易感冒,所以說,務(wù)必要吃些紅薯進補。
5.蘿卜
“秋吃蘿卜賽人參,保健養(yǎng)生在其中”,可見秋季吃蘿卜對人體大有益處。蘿卜不僅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而且性味甘、辛、平、微寒,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等功效,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較高的食療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