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英雄事跡
白求恩英雄事跡(精選5篇)
寫事跡的時候,應對材料進行提煉,把握先進事跡的本質特征,用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然后突出人物和集體先進事跡的亮點。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白求恩英雄事跡,希望大家喜歡!
白求恩英雄事跡篇1
1923年秋,33歲的白求恩到英國愛丁堡參加外科醫學會會員考試,結識了22歲的英國姑娘法蘭西絲。白求恩對法蘭西絲一見鐘情,很快發起了火熱的愛情攻勢。考試一結束,兩人就結伴赴西歐旅游,次年春結為伉儷。一年后,兩人來到美國底特律市,租了一所小公寓掛牌行醫。白求恩醫術精湛且醫德高尚。他熱情地為窮人診治,卻因日夜勞作染上了肺結核。那時,得了肺結核就等于接到了死亡的判決書。法蘭西絲對丈夫照顧得無微不至更加體貼。可白求恩對妻子說死神就要來到他的身邊,不能把肺病傳染給妻子,要和妻子離婚。盡管白求恩反復“動員”,可妻子法蘭西絲一再拒絕。白求恩躺在當地一家醫院治療了幾星期,能起床后,按照醫生的建議要轉回故鄉療養。但不管他如何勸說,妻子法蘭西絲就是寸步不離。白求恩只好硬起心腸向法院遞交了離婚申請書。離婚后,白求恩陷入深深的痛苦中,但他表現出超人的堅強毅力,與病魔展開了頑強斗爭。他以高超的醫術,發明了“人工氣胸療法”,冒著危險在自己身上做試驗,竟大獲成功。一年后他奇跡般地痊愈出院了。
不久,白求恩被加拿大蒙特利爾的樂麥吉爾大學聘去任教,他在火車站急切地給法蘭西絲發了一封電報:“病愈,今日離特魯多,對你感情如舊。”法蘭西絲自離婚后,再沒和別人談過戀愛,兩人于是復婚。白求恩和法蘭西絲歡度了一段勝似新婚的甜蜜歲月后,感情卻出現危機。一天早晨上班時,法蘭西絲關照丈夫買些肉、菜,晚上要為丈夫燒幾個好菜。下午,她回到家見丈夫正坐在地板上專心致志地研究一副骷髏。她問肉、菜買了沒有,丈夫不假思索地說:“在冰箱里。”她打開冰箱,只見一段人腸子與事物放在一起。“人腸子事件”出現了幾次,法蘭西絲實在忍受不了。他們友好地辦理了離婚手續。
1937年年底,白求恩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來到中國。毛澤東給聶榮臻發電報說每月給白求恩100元,同意任命白求恩同志為軍區衛生顧問。當時八路軍戰士每月津貼是1元,但白求恩的100元他始終沒領。1939年11月,白求恩在搶救八路軍傷員時感染了敗血病。生命垂危時,他給聶榮臻寫了封信,把遺產一一分給戰友們。他也想起了法蘭西絲。他請求國際援華委員會給他的離婚妻子撥一筆生活的款子,或是分期給……并要求向她說明,自己十分抱歉,同時也告訴她,自己曾經是很愉快的。
白求恩英雄事跡篇2
諾爾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1939),加拿大共產黨員,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胸外科醫師。1890年3月3日生于加拿大安達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一個牧師家庭。青年時代,當過輪船侍者、伐木工、小學教員、記者。1916年畢業于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獲學士學位。曾在歐美一些國家觀摩、實習,在英國和加拿大擔任過上尉軍醫、外科主任。1922年被錄取為英國皇家外科醫學會會員。1933年被聘為加拿大聯邦和地方政府衛生部門的顧問。1935年被選為美國胸外科學會會員、理事。他的胸外科醫術在加拿大、英國和美國醫學界享有盛名。
白求恩大夫,1890 年出生在加拿大多倫多北部的一個小鎮上。他從小就很勇敢,愛冒險。他十歲那年,看到父親能自由自在地橫渡喬治亞灣,十分羨慕,也想試一試。有一天,他獨自一人,偷偷地跳進海灣,學著父親的樣子向遙遠的對岸游去。然而,他人小力薄,游泳技術又不高,游著游著,就堅持不下去了,眼看海浪將要把他吞沒。幸虧父親及時發現,劃船趕來,把他救了上來。為此,父親大為惱火,可母親冷靜地說:“這孩子膽子大,有志氣,不是壞事。他會成功的。”母親的一番話,使父親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小白求恩就像一只鎖不住的小蒼鷹。他六歲那年,就曾一個人跑到離家很遠的多倫多城去游玩,結果迷了路,被警察送回了家。還有一次,他帶領弟弟去爬山,爬到半山腰,弟弟實在爬不動了。忽然飛來一只美麗的蝴蝶。
白求恩叫弟弟等著,自己去捉蝴蝶。蝴蝶越飛越高,白求恩攀石塊,抓草根,一口氣追到山頂,終于捉住了蝴蝶。父親想到這里,肚子里的火氣煙消云散。
從此,他一有空兒就教白求恩練游泳。沒有多久,白求恩果然游過了海灣。
后來,白求恩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1938 年,他為了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反法西斯的正義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白求恩英雄事跡篇3
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后,為了援助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1938年3月,他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派遣,率領一個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來到延安。白求恩積極投入到組織戰地流動醫療隊出入火線救死扶傷的工作中,為減少傷員的痛苦和殘廢,他把手術臺設在離火線最近的地方。他提議開辦衛生材料廠,解決了藥品不足的問題;創辦衛生學校,培養了大批醫務干部;編寫了多種戰地醫療教材并親自講課。他拒絕了很多特殊的照顧,他的犧牲精神、工作熱忱、責任心,均稱模范。白求恩以年近50之軀,多次為傷員輸血,一次竟連續為115名傷員做手術,持續時間達69個小時。
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河北省淶源縣摩天嶺戰斗中搶救傷員時左手中指被手術刀割破,但他不顧傷痛,發著高燒,堅持留在前線指導戰地救護工作。他說:“你們不要拿我當古董,要拿我當一挺機關槍使用。”終因傷勢惡化,轉為敗血癥,醫治無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逝世。臨終前他講的最后一句話是:“努力吧!向著偉大的路,開辟前面的事業!”12月1日,延安各界舉行追悼大會,毛澤東題了挽詞,并于12月21日寫了《紀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贊揚白求恩偉大的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和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稱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并號召全國人民向他學習。
白求恩英雄事跡篇4
1938年初,加拿大的胸外科專家白求恩大夫到中國來了。他不僅帶來了大批藥品、顯微鏡、X光鏡和一套手術器械,最可寶貴的是,他帶來了高超的醫療技術,驚人的組織能力和對中國革命戰爭事業的無限的熱忱。
他到達晉察冀邊區后方醫院后,第一周內就檢查了520個傷病員,他們大部分是在平型關戰斗中負傷的。第二周白求恩大夫就開始施行手術。四個星期的連續工作,使147個傷病員很快又帶著健康的身體回到前線。
從此,哪里有傷員,白求恩大夫就出現在哪里。在晉察冀的一次戰斗中,他曾經連續69個小時為115名傷員動了手術。他的手術臺,曾經安在離前線五里地的村中小廟里,大-炮和機關槍在平原上咆哮著,敵人的炮彈落在手術室后面,爆炸開來,震得小廟上的瓦片格格地響。白求恩大夫卻在小廟里緊張地動著手術。他不肯轉移,他說:“離火線遠了,傷員到達的時間會延長,死亡率就會增高。戰士在火線上都不怕危險,我們怕什么危險?”兩天兩夜,他一直在手術臺上工作著,直到戰斗結束。
為了保住傷員的性命,白求恩大夫把自己的鮮血輸給了中國戰士。他愉快地稱自己是萬能輸血者,因為他是O型血。他還拿出自己帶來的荷蘭純牛乳,親自到廚房煮牛奶,烤饅頭片,端到重傷員面前。看著他們貪婪地吃下去,微笑浮在白求恩的臉上。
一次,給一個頭部中彈后引起感染的傷員做手術,匆忙之中,他竟忘記戴橡皮手套。切開頭顱后,白求恩大夫赤手伸進去,用原已發炎的左手指去摸碎骨,摸到一片,像是考古學家突然在什么地方發現了甲骨文似的喜悅,他立即取出放在盤里,旋即又用手指伸進去摸。白求恩大夫的心只注意著傷員,為摸出的一片片碎骨的喜悅情緒占有了。他總是得意地說:“又是一片!要是戴手套就摸不到了。碎骨鐵片取不出來,傷員是很難好的啊!”但是卻不知,病員傷口里的細菌,也從白求恩大夫發炎手指的傷口處溜了進去,種下了導致他生命垂危的毒種。
白求恩大夫是一個技術精湛的戰地外科醫生。他除了做手術治療之外,還親自打字,畫圖,編寫教材,給醫務人員上課。他曾經在幽靜的叢林中,給三百多學生上大課。他的講臺上放一個擴音機,身后掛著三大幅人體解剖圖。他一邊講,一邊指著圖表。學生的海洋,鴉雀無聲,埋頭做筆記,靜靜地聽著。白求恩大夫曾制定“五星期計劃”,建立模范醫院,作為示范來推動整個根據地的醫務工作。他說:“一個戰地的外科醫生,同時要是木匠、縫紉匠、鐵匠和理發匠。”他自己用木匠工具幾下子把木板鋸斷、刨平,做成靠背架,讓手術后的傷員靠在上面使呼吸暢通。他一有空閑,就指揮木匠做大腿骨折牽引架、病人木床,鐵匠做妥馬式夾板和洋鐵桶盆,錫匠打探針、鑷子、鉗子,分配裁縫做床單、褥子、枕頭……
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白求恩大夫貢獻了自己的一切,他以此為己任,以此為快樂。在他病重之時,他給聶榮臻司令員寫了一封信,這是他最后的話。信是這樣寫的:
親愛的聶司令員:
今天我感覺非常不好——也許我會和你永別了!請你給布克寫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托拉托城威靈頓街第十號門牌。用同樣的內容寫給國際援華委員會和加拿大民-主和平聯盟會。告訴他們我在這里十分快樂,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多有貢獻。
也寫信給美國共產黨總書記,并寄上一把日本指揮刀和一把中國大砍刀,報告他我在這邊工作的情形。
把我所有的相片……日記……文件和軍區故事等,一概寄回那邊去,由布克負責分散。并告訴他有一個電影片子將要完成。
……
將我永不變更的友愛送給布克以及所有我的加拿大和美國的同志們!
兩個行軍床,你和聶夫人留下吧,兩雙英國皮鞋也給你穿。
騎馬的馬靴和馬褲給冀中區的呂司令員。
賀師長也要給一些紀念品……
給軍區衛生部長兩個箱子,尤副部長八種手術器械,凌醫生可以拿十五種,衛生學校的江校長讓他任意挑選兩種物品做紀念吧。
白求恩英雄事跡篇5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偉大精神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他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貫穿于白求恩的每一個行動,甚至他的每一句話。
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里看到一個小護士給傷員換藥,發現藥瓶里裝的藥與藥瓶上標簽名稱不一致,也就是說,藥瓶里的藥不是應該用的'藥,這怎么行呢?如果要用錯了,會出問題的。白求恩嚴肅地批評了那個小護士,告訴她,做事這樣馬虎,會出人命的。
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標簽刮掉,并說:“我們要對同志負責,以后不允許再出現這種情況。”
小護士挨了批評,臉漲得通紅,眼淚都要流出來了。白求恩心里很生氣,但他控制著自己的情緒說:“請你原諒我脾氣不好,可是,做衛生工作不認真,不嚴格要求不行啊!”
事后,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強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白求恩不僅用高超的醫術救治傷員,他還主動提出,要辦一所模范醫院,親自編寫教材,親自制作醫療器械,親自為八路軍醫生上課,為八路軍培訓了大批的醫務人員。這也體現了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千方百計改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