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英雄武松事跡
水滸傳英雄武松事跡(精選5篇)
為了與貧苦人民形象作對比,《水滸傳》中還刻畫了另一類人物形象,那就是下層官吏形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滸傳英雄武松事跡,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水滸傳英雄武松事跡(精選篇1)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人物刻畫得生動傳神、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十分有韻味。故事情節更是驚心動魄、曲折離奇,引人注目。
其中,武松的形象,使我嘖嘖贊嘆!武松打虎更是讓我目瞪口呆,那“一撲、一掀、一劈”真是讓我驚心動魄,腦海中閃現“英雄”一詞。
的確,用“英雄”一詞形容武松實在再恰當不過了。他為大哥而殺潘金蓮和西門慶,后又知道自己犯下滔天大罪而主動自首,更是體現出他那正直、豪邁、敢作敢當的英雄氣概。后因遭人陷害而嫉惡如仇,雖殺許多人,但都本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所以,可見武松也是一個有原則,講原則的人。
一身正氣,光明磊落,同時也造就了一個恩怨分明的武松。即使孫二娘開始想殺他,但又因比武較量,與其和張青結為兄弟,后在二人的幫助下,假扮修行的行者,夜走蜈蚣嶺,后再次遭人陷害而不得已殺死孔亮,逃離山莊。
武松英雄,更是梁山好漢,我們應該敬佩他,因此,我們稱他為——行者武松!
水滸傳英雄武松事跡(精選篇2)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睛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云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渾身上下有千百萬斤神力。’
提起武松,人們往往喜歡舉出他景陽崗打虎﹑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精采的故事,來謳歌這位剛強﹑勇武﹑堅決﹑無畏﹑受人敬仰的英雄,也正是這些故事,使武松成為人民群眾最為熟悉和喜愛的人物,成為民間傳說中勇敢和力量的化身。
武松,綽號“行者”,因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
武松一出場就是以醉酒后斗毆現身的,做客柴進府上,卻動手毆打莊客。在景陽岡一節中,武松在酒家喝酒,三碗之后,強行要酒,店家好言解釋,可武松不聽,見店家不給篩酒,便以為店家覺得自己賴酒喝,索性拿出銀子喝個痛快。店家一再說明“三碗不過岡”時,武松卻煩躁、怒斥和威脅店家,偏偏不信邪,非要喝個痛快,而且還要證明給店家看看,我武松到底喝多少碗還能過岡。 在看到真正的官府榜文之后,武松雖有懼意,但怕人恥笑,即使為大蟲所傷,也不能反轉回去。在結果一條老虎的性命后,武松自覺體力不支,難以應付再出現的老虎,果決下山。 陽岡打虎,表現了武松坦白直爽、不拘一格,爭強好勝、雖直爽豪俠,但卻頗識務,不粗莽行事的個性,使這一英雄形象立刻光彩起來,轉眼成為威震四方的英雄。
在孟州,武松幫對他有恩的施恩奪回了被蔣門神霸占的快活林,因而得罪了蔣門神,蔣門神的后臺張都監、張團練設計將他當賊捉了。這時的武松雖然也很勇猛,但畢竟有些媚骨,不分青皂白的知恩圖報讓人感覺武松似乎分不清是非。但血的教訓讓他走向成熟,怨怒之情化作了驚心動魄的反抗行為,他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殺了蔣、張等十幾口,蘸血在墻上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便先上二龍山,后歸梁山泊,投身武裝反抗的行列。
武松走上反抗道路的出發點是官逼民反,是走投無路。并不是為了解決廣大勞苦大眾的苦難,只是為了解決個人的生存問題。他對黑暗的封建統治報有幻想,所以即使他一身的神勇,在 “犯事”之后也任憑官府發落。甚至沒有魯智深那種行了仗義之事,誤殺人命,一走了之的想法。這就是武松,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為,富于正義感和反抗精神,盡管也曾被人利用,但終究從殘酷的現實中,從迷失的自我中醒悟過來,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的弱點,漸漸地走向成熟。
水滸傳英雄武松事跡(精選篇3)
在馳名中外的《水滸傳》有一篇家喻戶曉的故事—景陽崗武松打虎。然而,隨道《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成立,人們越來越不相信武松是英雄了,因為他打死了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虎。
但是在我心中武松確實在一位英雄,這其中一是:一只吊睛白額的大虎,長過三、四米,獵戶就有七、八個死于它之手,普通人就不用說了,必定是死路一條。而武松不但沒有聽進酒主的勸告,反而自已赤手空拳打趴了白虎。你說說他怎么不勇敢了?這其二,便是他為民除害。一個極其兇猛的白虎,每天夜晚時出來傷人,已經有二、三十名壯漢死于景陽崗。武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平生最愛打報不平的他,雖然明白要冒著生命危險,但仍是挺身而出,把老虎置于死地。
武松打死了老虎,為民除了害,而且是憑他一個人的力量。這其三便是古代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法》而且古代的老武很多,不象現在這么稀少。如果古代有《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話,我相信他一定會遵守的。
武松勇敢、頑強、機智、為民除害,他是一個永遠活在我心中的英雄。
水滸傳英雄武松事跡(精選篇4)
施恩是否在利用武松?我覺得施恩是在利用武松。武松之所以被施恩高看,并不是施恩“普度眾生”的憐憫之心起作用,也并不是施恩對“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在作祟,而是看中了武松一身高強武藝,可替自己報仇,才方敬為上賓,酒肉款待。
若武松沒有高強武藝,而是像武大郎般手無縛雞之力的話,肯定結果大不同。況且如果武松出馬,不僅是快活林這家酒店,也為施恩重新奪回了對快活林這片地區的控制權,施恩可以自由的向過往商客收稅,而且對快活林實現了商品的壟斷,所有的貨物都必須從他這里賣出去,基本上就是這個地方的土皇帝。而武松之所以醉打蔣門神,不但是有除暴安良的成分在,的還是對施恩高看自己的一種報答。再后來,武松被刺了金印,發配恩州牢城。施恩只給了一些碎銀,就此罷了。不像魯智深,時刻牽掛著、暗暗護著兄弟林沖,在野豬林還救了林沖。看得出來,施恩只是在利用武松,等沒有利用價值了,就草草打發去了。
武松是否是很糊涂的.?我覺得武松是不糊涂的,因為就算武松知道施恩在利用他,也會甘愿被利用。因為他之前遇上了自家嫂嫂背叛自家大哥的事。把他們殺了,在他眼里應該是一個正直的事。但卻被押到牢里關了起來,他自然會覺得有一點不服氣。而且還聽聞牢里還能賄賂獄卒,以少吃點苦,他自然會很不屑,因為他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
正在他準備一泄不滿、反抗黑暗、“光榮犧牲”時,突然,施恩以一個:明事理,敬英雄,賞英雄,度眾生,講義氣的“光明”形象,飄飄然的出現在武松的面前。這樣的巨大對比,使施恩的地位在武松心中高出一截。而且他不但好酒好肉款待武松,還不讓他干活,住宿條件堪比旅館,武松自然不勝受恩感激。
何況,當時的施恩應該是算得上一方土霸王的,卻與他這個毫無名氣、毫無背景、毫無好處的人一見如故,就立馬結成兄弟,武松心里面對施恩的高看產生了很大的波瀾。更何況武松是什么人?重義氣的人!重義氣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別人給我一顆棗,我給別人一顆糖;別人給我一拳頭,我給別人十巴掌!所以,種種言論下來,武松不應該是糊涂,而是施恩太狡詐。拿準了武松的性格特點,給他了重重一擊。
水滸傳英雄武松事跡(精選篇5)
在歷代封建專制統治者眼中,造反都是大逆不道的,但是在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卻反其道而行之。
這部小說生動地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失敗的全過程。那些好漢們都有著自己的辛酸史,他們是被逼無奈才鋌而走險的。印證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
梁山好漢共有一百零八將,這些人物大都形象鮮明,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魯智深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但他也豁達明理、直爽率真。一次他到東京大相國寺管菜園。有幾個游手好閑的潑皮經常偷菜,于是就去給他個下馬威,沒想到魯智深三兩下就干掉了那些人。這就突出了他的鮮明形象。
而武松是個俠義之士,有仇必報有恩必報。剛開始為哥哥報仇,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是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他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
“可是作怪!你與我喚得他來。”這是魯提轄在小說中說的一句話。有一個婦女在樓上哽哽咽咽啼哭,于是他就與李忠、史進說了這句話。那個婦女被人趕了出來,還沒有住的地方,老兒教她些小曲兒,來這里酒樓上趕座子。每日得大半些錢還他。
事情弄清楚后,魯提轄將鄭屠找來,教訓他一番,還是李忠史進抱住他勸他息怒。
在梁山上,不論是富豪還是貧賤子弟,都一般兒哥弟稱呼、不分貴賤高低。
這部小說充分說明了英雄人物的事跡,用的是古白話,生動形象。塑造人物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