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英雄人物的事跡
歷史英雄人物的事跡(精選5篇)
事跡材料是指黨政軍機關為了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屬于事務公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英雄人物的事跡,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歷史英雄人物的事跡(篇1)
暮秋時節,凜冽的寒風將漫地枯葉吹的四處飛揚。嚴寒,籠罩了整個世界,寒冷中我讀懂了蘇武,明白了蘇武的心聲,明白了蘇武的忠誠,更加明白為何蘇武為后世千古傳頌。
時光回轉,公元前100年,漢武帝為了答謝匈奴單于的善意,命蘇武帶領使團出訪匈奴——一個荒涼蠻夷的國度。外交使臣做來并不易,因為“虞常事變”,蘇武等百余人被單于扣押,面對衛律名與利的誘惑,面對衛律的酷法嚴刑,有人屈服了,得到榮華富貴,而蘇武最終不肯向單于面北稱臣。
為此,他被流放北海(今貝加爾湖)牧羊,條件是特別無理—公羊生仔,蘇武才能獲釋歸漢。
茫茫北海,無邊無垠地凍天寒,人煙罕至,唯一和蘇武做伴的便是那根象征漢廷的旌節,刺骨的寒風吹遍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吹彎百草的腰,吹折樹木的枝。也惟有蘇武手持旌節活著,挺著,誓死不屈服。身上單薄的衣衫,飽經風雨的洗禮,支離破碎,僅能蔽體,已經失去它御寒的功效。寒風似箭刺入骨子里。蘇武饑食野草,渴飲雪水,心中卻依然操守著諾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誓死捍衛漢廷的威嚴。
悠悠19載,已是兩鬢斑白的蘇武,終于有了回國的機會。回到祖國的那一刻,他依舊手拄那件跟隨自己19年,卻又是色以褪盡的旌節,高拍頭顱,激動的流下幸福淚水。蘇武沒有司馬相如文章寫的華美,也沒有李廣馳騁沙場的英勇,但他卻默默的信守對祖國的諾言。北海牧羊的英雄氣節,足以令他萬古流芳……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蘇武的英雄氣節譜寫一曲“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正氣歌。蘇武的故事催我淚下,蘇武的氣節催我奮進。青山依舊,綠水依然,秋還是那樣寒。走在秋風中的我終于讀懂了何為“忠誠”,何為“英雄”。
歷史英雄人物的事跡(篇2)
啊,砰地一聲我回到了三國時期,這時前面突然出現了一個門,沒等我反應過來就把我吸進去了,醒來時發現自己正在桃源村。原來,我走進了穿越時空的旋轉門,不知不覺的到了這里,哎呀,這不是鋼魂嗎?怎么在這里啊!一問才知,他是來幫助我們的。首先送我了一個1級的趙云,便去完成任務了。
趙云估計是等得不耐煩了,要求我去打后山庭道(簡單),我一進去發現兩個拿刀的小兵,趙云嗖的一下沖了過去,8刀將其砍死,隨后進入了第二層,第二層的兵稍微多一些,我的趙云似乎有些支架不住了,這時一個武將擋在了我的趙云前面,抬頭一看,竟是關羽!原來關羽看我們打不過,來幫助我們了。
有了關羽在,趙云打得輕松多了,打到BOSS張寶后,關羽突然走了,臨走前他說:“現在你已經5級了,你自己打吧,以后困難多著呢!多保重啊。”趙云似乎聽懂了什么,拿起長qiang,和張寶決斗,現在張寶已不是對手,很快的打過了。
完成這些任務后,我一看,哇,趙云13級了,我畢竟也很累了,就帶他休息去了。
歷史英雄人物的事跡(篇3)
孫臏是春秋時期戰國著名__事家孫武的后代,早年曾與龐涓一起學習兵法。龐涓妒忌他比自己有才干,于是暗地里派人請孫臏來,設計陷害他。孫臏忍受被剜去膝蓋骨的酷刑之苦,用才智感動了齊使,并在他的幫助下回到齊國。孫臏隱居在田忌幕下時就表現出突出的__事才能,后于田忌賽馬后被田忌推薦給齊威王,成為齊國的__師。
后來,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危急,向齊國請求救援。齊威王想任命孫臏為將,孫臏婉言推辭說:一個受過刑的人不能為將。于是任命田忌為大將,任命孫臏做__師,讓他在有帷幕的車上坐著出謀策劃。在這場戰役中,孫臏運用非凡的才智屢出妙計,最終使得魏__大敗,創造了__戰爭史上圍趙救魏的光輝戰例。后來孫臏又在魏國和趙國聯合攻打韓國之時與龐涓斗智,使龐涓死于萬箭中。孫臏因戰出名,世世代代也相傳他的兵法。
歷史英雄人物的事跡(篇4)
岳飛投軍臨走的時候,她讓她的母親在自己的背上刻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四個字也成了岳飛這一生的使命。這便是岳飛的故事中有名的岳母刺字。
岳飛投軍后作戰很是勇猛,有一次他隨著大軍的副帥一起抗敵,當時他還是一位小兵,副帥帶著大軍沖進了敵軍的陣里,他也奮力殺敵,可是由于寡不敵眾的原因,最終宋軍處于弱勢。
岳飛這個時候的心里很是著急,自己的將軍一旦被殺,那么這一戰就是宋軍必敗無疑了。于是岳飛拼死殺到了副帥的旁邊,保護著副帥,一直到結束,結果敵人跑了,宋軍大勝,副帥這才注意起岳飛這個好手,最終岳飛成為了一名將領,他的名聲也漸漸的大了起來。
可是在后來,朝廷被秦檜把持,秦檜有意向敵軍求和,然而這個時候岳飛帶著大軍在前方作戰正勝利在望,可是秦檜就是怕惹怒了敵人,而且敵人告訴他要想談和,必須先殺死岳飛,因為當時的岳飛已經成為統軍大將軍了。可惡的秦檜連續十二道金牌命令把岳飛召回。
岳飛一心為國,可惜報國無門,最終秦檜按照著敵人的意思殘忍的把岳飛殺害了。而岳飛并沒有反抗朝廷,因為他時刻記著自己背上的字。
岳飛的故事之所以流傳到今天,與他忠肝義膽的情懷有很大關系。
歷史英雄人物的事跡(篇5)
岳飛少年時,北方的金人南犯我大宋疆土,然朝廷無能,當權者無能,致使戰事節節敗退,使大宋的大片疆土被侵占,百姓被屠殺,當時的岳飛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毅然投身從軍,參軍沒有多長時間,因父親病逝不得不退伍還鄉守孝,可是他依然心系戰場,心系國家安危,待到守孝期滿,正值金兵侵犯中原大地,岳飛脫去孝服,再次從軍。
在他投身軍隊的前夜,他的母親與他秉燭夜談,并在他的背上刺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字,希望岳飛時時刻刻謹記國仇家恨,為國報效,這便是著名的“岳母刺字”的故事。
岳飛一生都將這四個字奉為自己的信念,并且毫不退縮,他所帶領的軍隊紀律嚴明、作戰英勇,在戰場上屢立奇功,那時候宋朝主要的強敵便是北方的大金,然幾次戰役打下來,金兵對一聽到岳飛的名號就望風而逃,岳家軍的名聲由此名揚天下,并且連同著岳飛的名字名留青史。
在與金兵對抗的期間,當時的南宋朝廷以皇帝為首,秦檜等奸臣的一干黨羽為了穩固自己的皇權主張與金兵議和,岳飛堅決抵抗,置個人生死榮辱與度外,三次拒接皇帝的詔書,帶領岳家軍毅然抗敵,并且回書痛斥秦檜一干奸臣和表達自己收復宋朝江山的決心,遭到了秦檜等奸臣的懷恨在心,由此也為岳飛后來的結局埋下了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