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英雄人物事跡簡寫
歷史英雄人物事跡簡寫(精選5篇)
事跡材料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要達成此目的,首先要吸引讀者,感染讀者。這就要求事跡材料要具有較強的觸發力和感染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英雄人物事跡簡寫,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歷史英雄人物事跡簡寫【篇1】
說起三國人物,我喜歡的有很多,比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義氣當頭的關羽,勇猛忠心的許諸,雄姿英發的周瑜,待母歸營的徐庶……但是我最喜歡的嘛,那就是——“常山趙子龍”趙云是也。
你們知道我為什么喜歡趙云嗎?因為《三國演義》里說趙云“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按照今天的話來說,趙云屬于那種“高富”的男子漢。但這個并不是我喜歡他的主要原因。我之所以喜歡趙云,理由一共有三個。
第一是他明辨忠奸,善惡分明。趙云先在公孫非手下為將,后來投靠了劉備。我先前還挺奇怪,趙云為什么不投靠曹操?
第二是他考慮周密,謹慎行事。曹操有個重要將領名叫夏侯蘭,是趙云的同鄉好友。后來在一次戰斗中夏侯蘭被趙云俘虜。他知道夏侯蘭武藝高強,本領出眾,所以沒有殺他。
第三是他智勇雙全,膽略過人。趙云在諸葛亮二出祁山的時候,為了掩護西蜀兵將安全撤退,當曹魏的士兵攻過來的時候,他僅僅帶領數百人,就抵抗住曹軍十幾萬人,最后打了一場勝仗,真的是太厲害了!
趙云是我最喜歡的三國人物,教我在生活中頭腦清醒,明辨是非,絕不人云亦云。
他這個人是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英雄好漢,是我的偶像,更是我學習的對象!
歷史英雄人物事跡簡寫【篇2】
圍繞岳飛之死,歷來爭訟不斷,但“此乃上意也”卻是學界不爭的事實。筆者近讀南宋人張戒的《默記》,便發現岳飛之死與趙構“傷自尊”多少有一點微妙的關系。
宋高宗趙構雖貴為皇帝,可一生卻難有皇帝至高無上的優越感。面對殺父、奸母、囚兄、滅國的仇敵金國,在強大的攻勢下,卻甘于稱侄、稱臣,年年朝貢。他前半生被金兵追得狼狽逃竄,后半生又被權臣秦檜所制,形同傀儡,雖有這么窩囊的一生,卻是中國歷史上的高壽皇帝之一,活了81歲,可見趙構是個心理素質極好之人。但他的內心深處也有一處傷疤,是忌諱任何人揭開的。
這一傷疤就是他不能生育的隱情。
公元1127年,趙構在金兵的追擊下南逃至揚州。一日,趙構“偷得浮生半日閑”剛準備與美女“放松”一下,忽報金兵已追來,在驚嚇中落下了不舉的毛病。而在此前,趙構唯一子嗣、年僅3歲的趙旉在戰亂中早夭。無子繼承自己的“光輝事業”,這對于一個封建皇帝來說是莫大的悲哀與恥辱。不得已,趙構秘密地從太祖趙匡胤的后代中選擇兩個年幼的孩子即趙昚與趙琢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人選。可是趙構遲遲不確定立誰為嗣子,顯然他是對自己的生育能力還抱有幻想。
可偏偏岳飛一次次建議高宗早早立嗣。據張戒《默記》載,1135年正月,忠心耿耿的岳飛又一次不請自來,密謁趙構,建議趙構速立太子,以根絕金人在北方欲立欽宗兒子為傀儡皇帝的陰謀。可這次趙構實在是“傷自尊了”,怒斥道:“卿雖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此時,縱是身經百戰,以“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怕死”而聞名的岳鵬舉,也是“下殿,面如死灰”。
岳飛兵權在握,已足讓趙宋王朝擔心了,再加上岳飛好氣使性的脾氣也常常讓朝廷難堪。《宋史》本傳中載岳飛曾因爭兵權撂挑子上廬山之事,后又有故意遲援淮西的例子。后來,這些都成為秦檜羅織岳飛“罪狀”的根據。固然這是事實,但與岳飛再造炎宋之功相比,還不至于死罪。而不斷去揭開趙構那深藏已久的“傷疤”,摻和帝王家事,讓趙構大傷自尊,卻是造成民族英雄踏上不歸路的一個原因。
歷史英雄人物事跡簡寫【篇3】
公元100年,漢朝正準備攻打匈奴,匈奴立刻把歷代出使匈奴被扣留的漢朝使者送還給漢朝,漢朝也把一些被扣留的匈奴使者送還回去,并派大夫蘇武和中郎將張勝等出使匈奴。
在蘇武來之前,有一個降匈奴的漢朝使者,叫衛律。他有一個手下叫常惠,他對衛律降服匈奴十分不滿,由于他和張勝是朋友,于是他們便劫持單于(匈奴的皇帝)的母親,,單于知道后大怒,派衛律去把常惠抓起來,查出幫兇,張勝逃脫了,把整件事告訴了蘇武,蘇武說:“你怎么可以干出這種事?唉!我還是先死吧,如果等到別人追問起來再死,那不是給國家丟臉嗎?”說罷,便拿起刀來要自殺,被張勝阻止了。
衛律知道蘇武很有膽識、才干,便讓衛律去勸降蘇武,蘇武不肯,衛律那件威脅蘇武,蘇武不理會。單于就把他幽禁起來。
正值冬天,蘇武忍饑挨餓,渴了,捧一把雪水喝;餓了,扯一些皮帶吃,過了幾天,居然沒有餓死。
單于又讓蘇武去北海(今貝加爾湖)去牧羊。
19年后,蘇武終于回到了大漢朝。蘇武走時才40歲,回來時頭發、胡須全白了。全長安的人民都來迎接他。
無人不說蘇武是一個好漢!
歷史英雄人物事跡簡寫【篇4】
岳飛的文才自不必說,數十首詩詞足以說明。除此之外,他愛好讀書,書法頗佳,時人稱“室有鄴架”“字尚蘇體” 。他還愛與士子文人交往,“往來皆高士”。
岳飛雖是武將,但他文采橫溢,有儒將風范。他是寂寞英雄,滿腔抱負,無人賞識,“欲將心事付瑤琴”,卻無奈,“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他寫的《小重山》不似《滿江紅》那樣豪情萬丈,可卻是借琴弦抒發著心中無言的吶喊。岳飛這一生,為南宋抗金,浴血沙場,赤膽忠心,不為功名,只希望可以得遇明君,慰籍平生寂寥。
歷史英雄人物事跡簡寫【篇5】
面對大漢與匈奴關系日益緊張的形勢,漢朝派蘇武出使匈奴。從虞常謀反私會張勝,到虞常兵變失敗,毫不知情的蘇武硬是被牽扯進去。但他為不失氣節、不玷辱使命選擇自刎。被救活后,衛律的威逼利誘都不能改變他的信念。
在大窯中嚼著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饑。在北海邊,他牧著等待生小羊的羝羊,沒有糧食。他取野鼠所儲存的果實充饑,但手中日夜拿著漢廷的符節,即使節上的牦牛毛全部脫落也沒有放下。他對大漢的忠貞令人感動,終于在被扣押十九年后,須發盡白地回到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