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英雄簡短事跡
周瑜的英雄簡短事跡5篇(合集)
周瑜少與孫策交好,興平二年,助孫策于曲阿之戰中擊敗劉繇 。建安三年起隨孫策平定江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周瑜的英雄簡短事跡,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周瑜的英雄簡短事跡精選篇1
周瑜英年早逝,公元211年,周瑜病死在出征的路上,時年僅僅36歲。孫權在得知這一消息后,悲痛萬分,親自為他料理后事。所謂周瑜被諸葛亮三氣致死,存屬“演義”類的故事。實際上,周瑜__格開朗,謙虛和氣。不僅吳郡人對這位戰功赫赫的英才敬仰萬分,他同時也贏得了對手的尊敬。
自古英雄出少年,周瑜也是其中一人。周瑜從青少年時就輔助孫策創建了__東的基業。周瑜年輕有為,英俊瀟灑,吳郡人愛稱周瑜為周郎。孫策臨終前囑咐他的弟弟孫權說:"外事不決問周瑜"。由此可見周瑜的能力不同一般。
曹__從劉備手中奪取荊州后,實力已經很是強盛,此時的東吳分為兩派:主戰派和主和派。周瑜是極力主戰,他知道曹__的弱點。并和劉備聯手在赤壁打敗曹__,這也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曹__也因此多年囤守北方不敢南下。
作為赤壁之戰的主要人物之一,周瑜隨這個著名戰役名垂千史。900年后,蘇軾還在__邊憑吊:“……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周瑜的英雄簡短事跡精選篇2
據《三國志》記載,周瑜年少時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彈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錯,他都能覺察到,并立即會扭頭去看那個出錯者。[30] 。自魏晉時代之后,“周郎顧曲”常作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現在各類詩歌、戲曲等文學作品中
。唐人李端有《聽箏》詩“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化用此典故,進一步發揮想象,描繪周郎因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別有一番風姿。彈奏者多為女子,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將曲譜彈錯
盧弼:公瑾生長江、淮,諳識險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濤,熟籌彼我,用能以寡擊眾,遁走阿瞞,一戰而霸,克建大勛,玄德謂為本文武籌略,萬人之英者,豈虛語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憂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70]
蔡東藩:周瑜年第逾壯,方可有為,乃以意氣之未除,遽致短命,不無可惜。[71]
呂思勉:周瑜、魯肅,亦皆可謂為好亂之士也。徒以二三剽輕之徒,同懷行險徼幸之計,遂肇六十年分裂之禍,豈不哀哉。
周瑜的英雄簡短事跡精選篇3
周瑜營中又缺箭了,他想到前一次諸葛亮草船借箭就一肚子火,為了出這口氣,顯顯自己的才能,在手下面前扳回面子,這次決定再去向曹操借三十萬支箭,他令手下準備好一切,就等著刮東風起大霧。
三天過去了,江上一沒風二沒霧,只有一輪火紅的太陽。
五天過去了,江上還是沒有一絲風也沒有一片霧,周瑜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七天過去了,江上一切如故。周瑜更急了,但別無他法。
第十天四更天,手下突然來報,說江上刮起了大風也起了在霧,而且比前一次更大。
周瑜甚是高興,迅速穿上戰袍,親自指揮草船,浩浩蕩蕩出發了。到曹軍不遠處,停船擊鼓。
曹操聽到鼓聲,頓時又是一跳,不知敵軍半夜擊鼓是何用意,腦中一片混亂,慌忙之中下令放箭。
眼看周瑜的計劃就要成功了,曹操突然想到了上次就是這樣上了諸葛亮的當,這次不可能再上了,又馬上命令改放火箭,頓時江上出現了極為壯觀的“流星雨”。
周瑜正在得意洋洋地飲酒作詩,見此情景,當時傻了眼,一動不動。
手下風勢不妙,道:“都督,咱們趕快撤退吧。”
周瑜這才回過神來,立刻下令撤退,但是已經來不及了,所有的船只都被熊熊烈火燒著了。將士們都在救著火,吶喊聲、撲火聲、射箭聲……亂作一團,周瑜看到這些,痛苦萬分。
半個時辰過去了,所有的船只都沒得救了,將士們也全都撇下他們的都督跳到江里各尋生路去了。周瑜也帶著滿身的烈火跳到江里,火烤的肉又碰到冰涼的江水,種種滋味使周瑜不得不大叫“啊——”
“都督,都督,出什么事了?”
周瑜環顧四周,搖頭苦笑道:“沒什么,做個噩夢而已。”
周瑜的英雄簡短事跡精選篇4
“既生瑜,何生亮?”喜愛三國的朋友肯定會對這句臺詞記憶深刻。這句話可以說是對周瑜為人和其與諸葛亮關系的一種濃縮,周瑜與孔明為當時兩大智者,孔明流傳千古,而周瑜卻為后人留下一句嘆息,何也?我認為周瑜正是缺少孔明那種為別人喝彩的氣度。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一代文豪蘇東坡都對其推崇至此,可見周瑜的才干與智慧決非一般。周瑜的用兵,才干,文學可以說均不亞于孔明,而且周瑜還是人見人愛的美男子,可周瑜與孔明比有一個致命弱點,便是氣度小。有個成語叫“恃才自傲”,當他生活在那種人人不如他,舍我其誰的圈子里時,可能他會發揮得很好,可一旦有人和他不相上下或是超過他時,他不去欣賞,去為他喝彩,反而怨恨他人,最終郁悶而死,為后人惋惜。周瑜其實并非敗于孔明,乃是敗給自己,敗于自己沒有那種為別人喝彩的氣度。
如果周瑜選擇為孔明的“借東風”喝彩,選擇為孔明的忠誠喝彩,我想,也許歷史會不同于今天的歷史課本。曹操也可能會終日唱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了。周瑜應該學習一下那個得到“道德風尚獎”的小學班級,這可以學會在欣賞別人的時候,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也應該學學法國人,這可以學會在付出贊美的時候,不會損傷自尊,相反還會收獲友誼。唉,如果周瑜學會為別人喝彩,吳國可能不會在三國中最不受重視;如果周瑜學會為別人喝彩,赤壁之戰可能會上演多次;如果周瑜學會為別人喝彩,也許孔明會與他成為很好的知己;如果周瑜學會為別人喝彩,三國的歷史恐怕要重新讓羅貫中寫一遍;如果周瑜學會為別人喝彩,如果,如果終究是如果。
其實為別人喝彩是一種智慧,因為你在欣賞別人的時候,也在不斷提升自我;為別人喝彩是一種美德,你付出了贊美,這不但不會損傷你的自尊,相反還會收獲友誼;為別人喝彩是一種人格修養,贊賞別人的過程,其實也是矯正自己、培養大家風范的過程,可惜,這些周瑜不懂。
如果周瑜學會為別人喝彩。
周瑜的英雄簡短事跡精選篇5
經過上一次的計謀沒成功,周瑜很是不甘心,他下定決心要把諸葛亮殺死,于是就想了一個下毒把諸葛亮毒死的計謀。
周瑜來到諸葛亮房間說:“先生,上一次,是我的錯,我不該那樣做,實在對不起啊!”諸葛亮揮了揮手說:“沒事,那十萬支箭我不一下就弄到手了嗎?”周瑜說:“先生,為了賠罪,我把家中的好酒帶來給先生嘗一嘗。”諸葛亮說:“那我先謝過你了。”周瑜轉身拿酒,然后往酒里下藥,諸葛亮端來幾盤小菜,周瑜便再倒酒,諸葛亮端起酒來聞了聞,發覺是毒藥就說:“先生,門忘關了,麻煩您去關一下”,周瑜轉身去關門,諸葛亮趁這時,把酒換成了水。
周瑜回來時,諸葛亮端起“酒”喝了起來,周瑜心想:“哼哼,我這個毒藥十分鐘后便會作效,你等死吧。”諸葛亮起身恭恭敬敬說:“不好意思,我先去下茅廁。”周瑜點了點頭,諸葛亮出去便叫了幾個使臣讓他們在門口守著,等周瑜看見他被毒死后再進來。諸葛亮進來后,過了一會便倒在地上,周瑜見了大笑起來,那幾個使臣就進來了,說:“你在干什么?”周瑜說:“你們為什么竟然到這里來了?”這時諸葛亮站起來說:“是我讓他們來的。”周瑜見了沒死的諸葛亮吃驚地問:“你,你怎么還沒死?”諸葛亮微微一笑說:“我早知你沒安好心,我把酒換作水喝了。”
周瑜恍然大悟,無比敬佩地說:“諸葛亮你真厲害呀,我佩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