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跡范文
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跡范文6篇
在時代楷模張桂梅的故事里,張桂梅是不顧自身健康、四處奔波的媽媽。張桂梅時常顫顫巍巍、時常氣喘吁吁,張桂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跡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跡范文【篇1】
19--年10月,17歲的張桂梅跟隨姐姐從家鄉黑龍江來到云南,支援邊疆建設。45年來,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貧困山區。
19--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雙亡、無兒無女的張桂梅黯然神傷,她決定離開傷心之地,調入麗江市華坪縣。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教學任務。
一年后,不幸再次降臨。19--年4月,她查出患有子宮肌瘤,且肌瘤已經有5個月胎兒那么大,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張桂梅忍著疼痛繼續站在講臺上,她不愿意因為自己而影響學生們中考。直到7月中考結束,她才住進醫院。打開她的腹腔,醫生們倒吸了口冷氣:腹腔內的器官全都移了位,腸子已經粘連在后壁上了,取出的腫瘤有兩公斤多。
20--年,張桂梅兼任新建的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的院長。第一天,兒童之家收了36個孩子,最小的兩歲,最大的12歲。此后,張桂梅除了上課,還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這些幼小的孤兒。
兒童之家的工作,讓她萌生了創辦一所學校、讓貧困山區女孩免費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經她到處游說,這一善舉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華坪縣委、政府協調出土地,省、市黨委政府劃撥了100萬元的辦學經費。
20--年8月,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在華坪建成。11年來,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連續10年高考綜合上線率100%,1645名貧困女孩從這里走進大學。
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跡范文【篇2】
她是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 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張桂梅,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十佳師德標兵。2020年10月,云南省委“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發出通知,號召全省黨員向她學習。
張桂梅作為千千萬萬基層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員,她始終把教書育人 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她始終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這三十年中也一直積極踐行這一人生追求。
作為一名教師,她心系困難群眾,始終相信群眾利益無小事,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投身教育扶貧行列,在她的努力下,華坪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堅持樹人先樹魂,把思想政治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為立校之本。她長期拖著病體,堅守工作崗位,以實際行動兌現了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把自己的工資 獎金和社會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自己卻甘守清貧。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張桂梅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家訪。張桂梅身體不好,但是她卻從來不讓學生家長來開家長會,自己拖著生病的身體進大山挨個對學生進行家訪。在遇到有輟學思想的學生時會不厭其煩苦口婆心的給學生和家長做工作,不讓一個同學掉隊。就是這樣的家訪,張桂梅堅持了十年,幫助很多想輟學的孩子又重新走進了學校,坐在了課堂上學習。
拜讀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和用生命點滴的人生故事傳說傳說傳說,我深切的領會到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張桂梅不是制造出來的英雄,她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也許她在悄悄的改寫著英雄的概念.”張桂梅的精神,是一種時代的精神,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追求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張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種平凡的精神,體現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把對國家 對人民的熱愛和回報,具體落實到自己的事業和學生上,在普通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 嘔心瀝血 淡泊名利 執著追求。我作為教師中的一員,我要用心感受 用心學習張桂梅的精神,學業上不斷進步,修養上不斷完善,做學生熱愛 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做無愧于時代的光榮教師。
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跡范文【篇3】
“走出這里,就忘了女高和我吧”
10多年來,張桂梅老師走過11萬公里的家訪路,走進1000多名學生的家。
有些地方,包車司機都不愿意去,張桂梅雖然因小腦萎縮導致行動失衡,卻跋山涉水堅持家訪。她握住學生家長黝黑皸裂的手,脫下外套塞給人家,自己凍成傷寒……在她看來,女高不是普通的學校,是連接黨委政府和山區貧困群眾的橋梁。
“女高能走到今天,離不開黨和政府作堅強的后盾。”各級黨委政府對女高關愛有加,當地為女高解決了50個教師編制,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全額撥款。
在女高教學樓走廊的墻上,掛著大大小小的牌子,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捐款記錄。“學生們每天經過這條‘愛心長廊’,會記住得到的幫助。”張桂梅說。
有人聯系張桂梅,表示要給女高捐款,但條件是提供學生家庭地址和貧困情況的照片。對于公開學生信息的行為,張桂梅并不同意。她說,對學生的信息要嚴格保密,既維護學生的自尊,又保護她們的隱私。張桂梅也經常對畢業生說,“走出這里,就忘了女高和我吧。”
如今女高畢業生遍布全國,她們把艱苦樸素、發奮圖強、堅忍不拔、感恩回報的精神帶出了大山,又帶回到山里。
周云麗是女高第一屆畢業生,20--年大學畢業后考取寧蒗縣一中數學教師崗位。正當她準備上崗時,聽說母校數學老師緊缺,她毫不猶豫放棄“正式編制”,回到女高任代課教師。陳法羽將第一個月的工資全部寄給學校,之后每月拿出500元錢資助在校貧困學妹,“女高改變了山里女孩的人生,我們也要把張老師的精神傳下去。”
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跡范文【篇4】
老太太,瘦弱多病 無家無子。她究竟有什么魔力,改變了那么多孩子的命運?
總有一些人,犧牲自己,照亮了別人,用敢為人先的拼搏與擔當,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品德與情懷為1645個貧困女孩的托起了大學夢,為貧困孩子撐起一片天。她就是張桂梅同志,她對事業的熱愛與默默付出,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杰出榜樣。
她,有“紅梅傲雪大愛無疆”的擔當。她就是一株傲雪紅梅,仰首報春,帶給孩子們無限的希望;用心血播撒愛的種子,譜寫著新時代共產黨人的無疆大愛! 為籌集資金辦女子高中,張桂梅四處求助,向社會募捐。有時疲憊 無助至極的她坐在昆明街頭,靠著墻根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整整奔波5年,只籌到一萬多元。她不怕苦 不怕累,在北京開會奔走于各大媒體,引起社會關注。 在各級黨委政府投資支持和社會各界的捐助下,張桂梅的辦學夢想終于實現了。學習張桂梅用生命綻放大愛無邊,正氣擔當勇往直前的干勁,用大寫的人生點綴冬雪的潔白 紅梅的傲然。
她,以“無我”的境界“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張桂梅時刻溫暖著別人,對自己的不幸卻深埋在心底,她沒有子女,卻是上百個孩子口中的“媽媽”;她身患絕癥,卻把自己所得的獎金都捐獻給了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她在基層教育崗位上辛勤耕耘數十年,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托起貧困山區孩子們的希望;她帶病堅守崗位,潛心于教學管理研究和培育新人事業,她用行動在“平凡中見偉大 質樸中顯真情”,以“無我”的精神境界詮釋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黨員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學習的榜樣。
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跡范文【篇5】
張桂梅創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眾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于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可當無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對此,為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著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里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床”,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為學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境里,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
張桂梅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20--年9月,在張桂梅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全國惟一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中學終于順利成立。
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跡范文【篇6】
我是含著熱淚看完張桂梅校長在頒授儀式上發言的,從張桂梅校長被攙扶著走向會場,到目光落在她布滿膏藥的雙手,我的心很疼,心疼她走過多少崎嶇坎坷的路,才把那1800多名女孩子們送出大山,改寫了她們一生的命運,她以自己的柔弱身軀為貧困山區的教育擎起了一片藍天。
耕耘不問收獲
“燃燈校長”張桂梅用全部的生命教書育人。“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回觀張桂梅校長這蕩氣回腸的人生歷程,心中滿是感動和敬仰,她以自己的行動和信仰來詮釋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忠誠和擔當。我驕傲我們有這樣一位提燈人,她常年堅持家訪,行程11萬多公里,用知識改變了1300多名學生的命運,她用自己的雙腿走出了一名黨員和老師的執著與遠見。
我時常在想,為人師的我們在這條路上究竟又走了多遠?堅守著什么?我不悔今天的選擇,張桂梅校長的事跡是對我的心靈的一次蕩滌,有人可以把使命與擔當寫的如此厚重,有人真的可以為別人逆天改命。張桂梅校長的吃穿用度又是如此的簡樸,對自己近乎“摳門”,卻把工資、獎金捐出來,用在教學和學生身上。她以堅韌執著的拼搏和無私奉獻的大愛,一次次詮釋著一名黨員和老師的初心使命,責任擔當。
越走近張桂梅校長,越能深切的領會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張桂梅不是神話里的的英雄,她在普通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執著追求,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作為教師中的一員,我唯有用心去感受學習張桂梅的精神,竭盡全力去做學生熱愛、人民滿意的教師,做無愧于時代的教師,方能不負這個時代!
腳下就是遠方
“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張桂梅在頒授儀式上發言時說道。
她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著,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讓“學生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溝溝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來。”她做到了!歷盡種種磨難,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她始終沖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托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我也會向您一樣,去敬畏那個講臺,敬畏那份為人師的事業。我們平凡的生命會因這樣的敬畏與堅守而閃耀出光芒,帶著這份初心,希望我們都能遇見最好的自己!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是只愛他們的成績,我們更愛他們眼里有光彩,臉上有笑容,心中有信仰的樣子。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是只愛他們伏案夜讀專注學業的樣子,我們更愛他們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胸懷。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止只愛他們的現在,我們更應該愛他們的明天和未來。
通過對張桂梅校長事跡的學習,讓我愈加明白我唯有以這一生不變的初心來為你們筑夢未來,用一支粉筆寫出我對自己一生鐘愛的教育事業的忠誠,無悔,無愧,無憾!
今天,再次審視自我,才愈加清楚這初心它究竟是什么?穿過這長長的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走過我們黨這艱苦卓絕,輝煌燦爛的一百年,才真的能體會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歷史使命的榮光,這才是我們一生要追尋,堅守的教育初心!
只要初心不忘,我們一定可以在那方三尺講臺之上耕耘出一路花香;只要初心不忘,我們的腳下就是詩與遠方;只要初心不忘,鄉村教育就是我們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