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什么樣的疾病
抑郁癥是什么樣的疾病內容
近年來我國得抑郁癥的人數持續上升。本質上,抑郁是一個遺傳性和生理基礎的疾病,任何人都可能得抑郁癥。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抑郁癥是什么樣的疾病,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什么是抑郁癥
抑郁癥是日常常見疾病,多是一種精神與心理的疾病,抑郁癥就是表現情緒比較的低落,面部臉色不是特別好,對于各類事情沒有特別的興趣,心理和精神都會比較的緊張,也會比較的沮喪,比較的悲觀厭世,會有危險的肢體行為和自殺的舉動,需要及時的注意和治療。
抑郁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軀體疾病
許多軀體疾病和狀況,如中風、心臟病發作、癌癥、慢性疼痛、糖尿病、激素紊亂和晚期疾病,往往可以導致抑郁癥。如果你或者你認識的人患有軀體疾病,而且有淡漠癥狀或者無法解決自己的基本生理需要,這些癥狀可能是對軀體疾病的情緒反應或主觀反應,也可能是抑郁癥的前兆。
2、生物節律變化
研究表明情感性精神障礙很多生理功能指標如體溫、睡眠、皮質醇等內分泌有生物晝夜節律變化,主要表現為相位偏移,大多為相位前移,即生理節律的峰值時間提前,抑郁癥病人眼快動睡眠潛伏期縮短(即前移),有人認為可視為抑郁癥的生物學指標,具有論斷意義。
3、生化因素
一個人患有抑郁癥時,大腦中往往有某些被稱為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出現減少。人們認為,如果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神經遞質之間不平衡,就可以導致抑郁癥或 焦慮癥。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減少常常導致情緒低落、動力下降以及食欲和性欲改變。
4、心理、社會因素
近年來心理-社會因素在情感障礙尤其是抑郁癥的發生、發展、預防和治療方面的重要性,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各種重大生活事件突然發生,或長期持續存 在,引起不愉快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感體驗越強烈,越持久,其致病作用也越大。一些研究提示,不良生活事件,如離婚、重病或屢遭不幸,可導致抑郁癥。日常壓 力對我們的身體也有看不見的不良影響,事實上可以促成更大范圍的疾病,包括心臟病、感冒和抑郁癥。對于已經容易患抑郁癥的人,如果持續處于暴力、忽視、虐 待或貧窮之中,那么更可能會患上這種病。
5、遺傳因素
大樣本人群遺傳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血緣關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級親屬患病的概率遠高于其他親屬,這與遺傳疾病的一般規律相符。
與許多其它疾病一樣,抑郁癥往往在家族中集中出現。若父母中有一人患抑郁癥,則孩子患該病的機會增加10%~13%;在完全相同的孿生子中,這個數值還要大。如果孿生子中有一人患抑郁癥,那么另一個人在一生中患抑郁癥的可能性是70%。
6、人格
抑郁癥的主要原因還包括抑郁癥的發生常有一定的人格特質 :敏感、多疑、情緒不穩、好強、悲觀、自信心低、有不良的思維模式、過分煩惱或者感覺幾乎無法控制生活事件的人較容易發生抑郁癥。
抑郁癥患者的藥物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抑郁癥的特點是起效相對較快,療效比較確定,適合于中度、重度抑郁癥患者。抗抑郁藥是當前治療各種抑郁障礙的主要藥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隨的焦慮、緊張和軀體癥狀,有效率約60%~80%。
抑郁癥患者的藥物治療方法:
目前一線的抗抑郁劑包括SSRI類藥物,如帕羅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蘭、氟伏沙明等,俗稱“五朵金花”,SSRI類不良反應較少而輕微,尤其是抗膽堿能及心臟的不良反應少。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厭食、便秘、腹瀉、口干、震顫、失眠、焦慮及性功能障礙等。SNRI類藥物,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SNRI療效肯定,起效較快,有明顯的抗抑郁及抗焦慮作用。對難治性病例亦有效。常見不良反應有惡心、口干、出汗、乏力、焦慮、震顫、陽痿和射精障礙,大劑量時部分患者血壓可能輕度升高;NaSSAs類(NE和特異性5-HT能抗抑郁藥),如米氮平,有良好的抗抑郁、抗焦慮及改善睡眠作用,口服吸收快,起效快,抗膽堿能作用小,有鎮靜作用,對性功能幾乎沒有影響,常見不良反應為鎮靜、倦睡、頭暈、疲乏、食欲和體重增加;安非他酮,去甲腎上腺素、 5-羥色胺、多巴胺再攝取的弱抑制劑,對單胺氧化酶沒有抑制作用,適用于抑郁癥以及雙相抑郁,優勢為對體重以及性功能影響小。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激動、口干、失眠、頭痛或偏頭痛,惡心、嘔吐,便秘、震顫、多汗。
抑郁癥的診斷方法
抑郁癥的診斷主要應根據病史、臨床癥狀、病程及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典型病例診斷一般不困難。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診斷標準有ICD-10和DSM-IV。國內主要采用ICD-10,是指首次發作的抑郁癥和復發的抑郁癥,不包括雙相抑郁。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興趣和愉快感喪失、精力不濟或疲勞感等典型癥狀。其他常見的癥狀是①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②自我評價降低;③自罪觀念和無價值感(即使在輕度發作中也有);④認為前途暗淡悲觀;⑤自傷或自殺的觀念或行為;⑥睡眠障礙;⑦食欲下降。病程持續至少2周。
抑郁癥的癥狀
1、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意志消沉,幾乎每天如此,通過兩種方式得到證明,一個是主觀表達(如感到空虛、無助、悲傷等),另一個是別人的觀察(愛哭泣等)。青少年表現為情緒的莫名急躁。
2、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內,對所有的事情或者幾乎所有的事務明顯感覺興趣不大或者不感興趣,幾乎每天如此(通過自己的主觀表達,和別人的感受得到證明)。
3、沒有節食卻體重明顯下降,或體重增加(例如一個月的體重變化超過5%),或食欲增加,或食欲降低,幾乎每天如此。
4、思考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下降,或者猶豫不決,幾乎每天如此(通過自己的主觀表達,和別人的感受得到證明)。
5、激動不安,或者反應遲鈍,幾乎每天如此(通過自己的主觀表達,和別人的感受得到證明)。
6、疲勞或者無精打采,幾乎每天都如此。
7、感覺自己或者環境一無是處,或是感覺過多的、不恰當的內疚,幾乎每天如此,不僅僅是因為生病而自責或者內疚。
8、失眠或者嗜睡,幾乎每天如此。
9、反復想到死(不僅是對死亡存在恐懼),反復出現自殺的念頭而沒有明確計劃,或試圖自殺,或有明確的自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