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抑郁癥應該怎么辦
有了抑郁癥應該怎么辦_抑郁癥是什么
近年來我國得抑郁癥的人數持續上升。引起抑郁癥的原因尚不完全明確,研究表明與遺傳因素、體質因素、神經系統的病變等有關。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有了抑郁癥應該怎么辦,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抑郁癥是什么
抑郁癥是讓人感到非常的沮喪,對于任何東西都沒有興趣,感覺自己沒有一些價值的存在,有時候感覺自己非常的無助,也會非常的沒用,總是把任何事情都會變得非常暗淡,也會出現思考方面的障礙,在工作、學習方面都會逐漸的下降,容易鉆牛角尖,容易夸大自己的罪過或者錯誤,讓人非常的擔心,也會形成非常嚴重的抑郁疾病和心理疾病,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與了解。
有抑郁癥該怎么辦?
1.了解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發病率高、復發率高、治療難度大的精神疾病,具有持續性、反復性的情緒低落病癥,患者低落的情緒表現為對自己不自信、對他人產生負罪感等負面自卑心理。抑郁癥患者會對食物感到乏味,對生活失去興趣,且長期情緒消極、思維反應遲鈍,病情嚴重時通常會出現自殘或自殺傾向。
2.接受專業心理治療
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患有抑郁癥,請一定要及時向專業機構和人員求助。通過專業的心理咨詢,接受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的一般方法為:置身安靜的環境中,讓自己冷靜下來,正面面對導致自己抑郁的變故。可以通過書寫近來自己的個人情況和種種遭遇的方式,來找出最令自己痛苦的事情,面對現實,正視自己的痛苦。
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心理咨詢師會接納、理解、包容患者,幫助患者梳理矛盾和沖突,并引導患者積極應對,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管理自己的情緒,更好地與自己和社會相處。
3.遵從醫囑,按時服藥
藥物治療是除了心理治療之外最重要的治療方式。藥物治療又分為西藥治療與中藥治,如三環類、四環類抗抑郁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等。
患者在服用抗抑郁的藥物時,一定要在精神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應堅持“足量,足療程,全程”的治療原則,按時服藥,千萬不能隨便停藥或者自行減藥。
4.選擇物理治療
除了藥物治療,在醫院抑郁癥還有物理治的選擇。常見的抑郁癥物理治療方法有電抽搐治療和重復經顱刺激治療。
電抽搐治療,主要通過對中樞神經系統施行有效的電流刺激,引起腦皮層同步化,使患者出現全身抽搐、短暫意識喪失等狀況,多適用于以下患者:藥物治療無效者,或不耐受藥物不良反應者;存在消極性行為或自殺傾向的患者。
重復經顱刺激治療,主要是借助線圈構成高磁場,再聯合腦內特定區域施行感應電流,改變腦神經功能。是抑郁障礙患者非藥物治療的首選方式,具有無創性的優勢,但會存在頭痛、刺激部位皮膚損傷、躁狂等問題,10-30%左右患者還會出現頭痛現象。
5.自我調節,逐步找回丟失的信心
積極地培養自信心以及對生活的熱情。選擇一兩件抑郁前最自信的事情,比如下棋、游戲、打球、烹飪等,每天堅持去做幾個小時,這樣能極大地重新建立起自信。這樣一來可以轉移注意力,二來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悅,打破情緒本位,沖散痛苦的情緒。通過一點點完成簡單的事情,讓患者逐步找回曾經丟失的自信,重新建立起自信系統,為患者今后回歸社會做鋪墊。
同時,患者還應該多與人交流,積極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教會患者如何改變和糾正不正確的行為,也可以使患者獲得快樂。保持良好的心情是治療抑郁癥的基礎。
抑郁患者能自愈嗎?
一般情況下,抑郁癥患者是否能自愈,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如果病情比較輕微,有自愈的可能;如果病情比較嚴重,通常不能自愈。具體分析如下:
1.有自愈的可能:如果病情比較輕微,在日常生活中,抑郁癥患者多參加社交活動或者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有助于宣泄出心中的負面情緒,也能夠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平時多鼓勵自己,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這種情況下抑郁癥患者有自愈的可能。
2.不能自愈:如果病情比較嚴重,抑郁癥患者性格又比較內向,不善于溝通,不善于發泄心中的負面情緒,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鹽酸丙米嗪片、鹽酸氯米帕明片、鹽酸阿米替林片等藥物進行抗抑郁治療,一般能有效減輕病情,這種情況下,抑郁癥患者通常不能自愈。
導致抑郁癥發生的原因
1、性格因素
遇事悲觀,自自信差,對生活事件把握性差,過分擔心,這些性格特征的人很輕易患上抑郁癥。它會使心理應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擾個人對事件的處理。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兒童少年時期養成的,這個時期的精神創傷影響很大。
2、遺傳因素
家中有患者患有抑郁,那么家庭成員患此病的危急性很高,這可能是遺傳導致了抑郁癥易感性升高。其中雙相抑郁癥的遺傳性更高些。但并非得了抑郁癥的人都有家族史,這表明遺傳給并非是唯一決定性的患病因素。
3、環境因素
失戀,人際關系緊張,經濟困難,或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這些都會促發抑郁癥。有時抑郁癥的發生與軀體疾病有關,一些嚴峻的軀體疾病,如腦中風,心臟病發作,激素紊亂等經常引發抑郁癥,并使原來的疾病加重。
4、生物化學因素
腦內生化物質的紊亂是抑郁癥發病的重要因素。現在已知,抑郁癥患者腦內有多種神經遞質出現了紊亂;抑郁癥患者的睡眠模式與正凡人截然不同。另外,特定的藥物能導致或加重抑郁癥,有些藥物具有改變情緒的作用。
抑郁癥患者的日常飲食原則:
首選當然是魚肉,吃魚可改善精神障礙。這是因為魚肉中所含的Ω-3脂肪酸能產生相當于抗抑郁藥的類似作用,使人的心理焦慮減輕。美國的學者曾經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患者在加服魚油膠囊后發生抑郁癥的間隔時間比只服常規藥物的患者明顯延長。另外吃魚對婦女乳汁中的Ω-3脂肪酸的濃度也能產生影響,進而降低抑郁癥的發生率。 通過對不同國家進行的調查和比較研究,有關專家還發現:在魚類消費量最多的國家,抑郁癥的發病率最低,殺人、自殺的發生率也低。而那些魚類消費量少的國家,抑郁癥的發病率相當高。這說明一個國家脂肪酸的消費類型與其發生抑郁癥的比例有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