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疾病有多可怕
抑郁癥疾病有多可怕_抑郁癥是什么
近年來我國得抑郁癥的人數持續上升。抑郁癥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典型癥狀,同時伴有睡眠障礙、體重減輕等軀體癥狀。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抑郁癥疾病有多可怕,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抑郁癥是什么
抑郁癥是讓人感到非常的沮喪,對于任何東西都沒有興趣,感覺自己沒有一些價值的存在,有時候感覺自己非常的無助,也會非常的沒用,總是把任何事情都會變得非常暗淡,也會出現思考方面的障礙,在工作、學習方面都會逐漸的下降,容易鉆牛角尖,容易夸大自己的罪過或者錯誤,讓人非常的擔心,也會形成非常嚴重的抑郁疾病和心理疾病,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與了解。
導致抑郁癥的因素
1、遺傳基因方面的因素;如果一個人有抑郁癥家族史,那么這個人患抑郁癥的幾率比普通人高10倍。事實上,好多抑郁癥患者根本沒受過什么大的社會打擊,但由于遺傳的易感性或心理的易感性較強,就很容易患上抑郁癥。
2、藥品的影響;影響抑郁癥最直接的一個因素就是大腦里的一些化合物的變化,如抗高血壓藥物可導致大腦神經遞質的改變。
3、某些內分泌疾病;可引起大腦的變化,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是直接導致抑郁癥的誘發病因之一。
4、心理方面的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指一個人對外界的刺激能否應付,應付能力和承受能力有多大,會用哪些方法適應外界的刺激和打擊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心理素質。如果一個人承受能力很強,就能承受較大的打擊;反之,一個小小的打擊也可能引發抑郁癥。
5、社會方面的因素;社會因素是一種外界因素,如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學習、工作壓力,以及家庭不和、朋友間的矛盾等都可導致抑郁癥,甚至自殺。另外,較大的負性事件,如失業、喪偶、經濟困難也可引起抑郁癥的發生。
6、其他因素;包括吸毒、酗酒等可導致大腦的一些化合物的變動,直接導致抑郁癥。
抑郁癥的病因
迄今,抑郁癥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郁癥的發病過程。生物學因素主要涉及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神經再生等方面;與抑郁癥關系密切的心理學易患素質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氣質。成年期遭遇應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導致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抑郁發作的重要觸發條件。然而,以上這些因素并不是單獨起作用的,目前強調遺傳與環境或應激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這種交互作用的出現時點在抑郁癥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
抑郁癥的臨床表現
抑郁癥可以表現為單次或反復多次的抑郁發作,以下是抑郁發作的主要表現。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嚴重者出現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幻覺。
2、思維遲緩
患者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自覺“腦子好像是生了銹的機器”,“腦子像涂了一層糨糊一樣”。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3、意志活動減退
患者意志活動呈顯著持久的抑制。臨床表現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圍人接觸交往,常獨坐一旁,或整日臥床,閉門獨居、疏遠親友、回避社交。嚴重時連吃、喝等生理需要和個人衛生都不顧,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甚至發展為不語、不動、不食,稱為“抑郁性木僵”,但仔細精神檢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緒。伴有焦慮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頓足或踱來踱去等癥狀。嚴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極自殺的觀念或行為。消極悲觀的思想及自責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發絕望的念頭,認為“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解脫”,“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會使自殺企圖發展成自殺行為。這是抑郁癥最危險的癥狀,應提高警惕。
4、認知功能損害
研究認為抑郁癥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認知功能損害導致患者社會功能障礙,而且影響患者遠期預后。
5、軀體癥狀
主要有睡眠障礙、乏力、食欲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減退、陽痿、閉經等。軀體不適的體訴可涉及各臟器,如惡心、嘔吐、心慌、胸悶、出汗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癥狀也較常見。病前軀體疾病的主訴通常加重。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早醒,一般比平時早醒2~3小時,醒后不能再入睡,這對抑郁發作具有特征性意義。有的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少數患者表現為睡眠過多。體重減輕與食欲減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數患者可出現食欲增強、體重增加。
有抑郁癥該怎么辦?
1.了解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發病率高、復發率高、治療難度大的精神疾病,具有持續性、反復性的情緒低落病癥,患者低落的情緒表現為對自己不自信、對他人產生負罪感等負面自卑心理。抑郁癥患者會對食物感到乏味,對生活失去興趣,且長期情緒消極、思維反應遲鈍,病情嚴重時通常會出現自殘或自殺傾向。
2.接受專業心理治療
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患有抑郁癥,請一定要及時向專業機構和人員求助。通過專業的心理咨詢,接受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的一般方法為:置身安靜的環境中,讓自己冷靜下來,正面面對導致自己抑郁的變故。可以通過書寫近來自己的個人情況和種種遭遇的方式,來找出最令自己痛苦的事情,面對現實,正視自己的痛苦。
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心理咨詢師會接納、理解、包容患者,幫助患者梳理矛盾和沖突,并引導患者積極應對,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管理自己的情緒,更好地與自己和社會相處。
3.遵從醫囑,按時服藥
藥物治療是除了心理治療之外最重要的治療方式。藥物治療又分為西藥治療與中藥治,如三環類、四環類抗抑郁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等。
患者在服用抗抑郁的藥物時,一定要在精神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應堅持“足量,足療程,全程”的治療原則,按時服藥,千萬不能隨便停藥或者自行減藥。
4.選擇物理治療
除了藥物治療,在醫院抑郁癥還有物理治的選擇。常見的抑郁癥物理治療方法有電抽搐治療和重復經顱刺激治療。
電抽搐治療,主要通過對中樞神經系統施行有效的電流刺激,引起腦皮層同步化,使患者出現全身抽搐、短暫意識喪失等狀況,多適用于以下患者:藥物治療無效者,或不耐受藥物不良反應者;存在消極性行為或自殺傾向的患者。
重復經顱刺激治療,主要是借助線圈構成高磁場,再聯合腦內特定區域施行感應電流,改變腦神經功能。是抑郁障礙患者非藥物治療的首選方式,具有無創性的優勢,但會存在頭痛、刺激部位皮膚損傷、躁狂等問題,10-30%左右患者還會出現頭痛現象。
5.自我調節,逐步找回丟失的信心
積極地培養自信心以及對生活的熱情。選擇一兩件抑郁前最自信的事情,比如下棋、游戲、打球、烹飪等,每天堅持去做幾個小時,這樣能極大地重新建立起自信。這樣一來可以轉移注意力,二來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悅,打破情緒本位,沖散痛苦的情緒。通過一點點完成簡單的事情,讓患者逐步找回曾經丟失的自信,重新建立起自信系統,為患者今后回歸社會做鋪墊。
同時,患者還應該多與人交流,積極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教會患者如何改變和糾正不正確的行為,也可以使患者獲得快樂。保持良好的心情是治療抑郁癥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