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秋具體的時間是幾點幾分
今年立秋具體的時間是幾點幾分(2023)
處暑”表示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暑氣開始消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今年立秋具體的時間是幾點幾分(2023),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今年立秋具體的時間是幾點幾分(2023)
2023年處暑:公歷2023年8月23日16點52分,農歷癸卯年七月八號!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斗指戊(西南方);太陽黃經達150°;于每年公歷8月22-24日交節。時至處暑,已到了高溫酷熱天氣“三暑”之“末暑”,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
處暑有什么風俗?
1、出游迎秋
處暑過后秋意正濃,是非常適合人們出游暢玩的季節,和家人們一同出游迎秋,欣賞好風景,處暑過后暑氣也停止了,天上的云彩也顯得疏散自如,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看巧云的說法,就是有出游迎秋之意。
2、拜土地爺
處暑節正是農作物豐收的時候,農家紛紛舉行各種儀式來拜謝土地爺,有的殺牲口到土地廟祭祀,有的是把旗帆插到田中央表示感謝,還有的這一天從田里干活兒回家不洗腳,恐把手里的豐收洗掉了。還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把剪碎的五色紙纏繞到農作物上避免冰雹襲擊等。
3、煲涼茶
處暑期間家家戶戶也有煲涼茶的習慣,先去藥店配制藥方,然后在家里煎茶,入秋要吃點苦,還能清熱、去火、消食以及除肺熱。
4、開漁節
開漁節就是在處暑期間,江浙一帶要舉辦大型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漁業豐收,人們可以捕獲到多種海鮮。
5、潑水降溫
潑水狂歡主要在云南西雙版納有這樣的習俗,從大暑到處暑一個月的時間內,各地都會組織潑水降溫的活動,在日本也會有。
6、吃鴨子
在處暑節氣吃鴨子,特別是老北京人都會買百合鴨,做好的鴨子菜也要端給鄰居一碗,正所謂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處暑有關的古詩
1、詠廿四氣詩處暑七月中
元稹〔唐代〕
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
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
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緩酌樽中酒,容調膝上琴。
2、處暑后風雨
仇遠〔元代〕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3、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
張嵲〔宋代〕
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猶多壘,余生久息機。
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處暑要吃什么?
1.蜂蜜
蜂蜜有養陰潤燥、潤肺補虛、潤腸通便、解藥毒、養脾氣、悅顏色的功效,因此被譽為“百花之精”。睡前食用蜂蜜,可以改善睡眠,使人盡快入睡。
2.糯米
秋季喝些糯米粥,對身體會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因為其性溫味甘,入脾腎肺經,吃它能夠起到補養人體正氣的效果,進而達到健脾益氣、生津止汗的功效。
3.鴨肉
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隨息居飲食譜》說,鴨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鴨肉有滋潤的功效,可以防止秋季干燥。鴨肉性涼,在尚有暑熱的初秋食用,可以祛除暑氣,避免上火。
4.紅薯
古代醫書有注,紅薯具有“補虛乏、強腎陰”等功效,也就是說吃它有助身體虛弱的人進補,讓身體慢慢恢復強壯,不再虛弱不堪。秋季漸涼,身體虛弱的人,隨便吹吹風就容易感冒,所以說,務必要吃些紅薯進補。
5.蘿卜
“秋吃蘿卜賽人參,保健養生在其中”,可見秋季吃蘿卜對人體大有益處。蘿卜不僅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而且性味甘、辛、平、微寒,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等功效,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較高的食療價值。
處暑要吃鴨子嗎?
處暑節氣有著吃鴨子的習俗,主要原因是民間有著關于“七月半鴨,八月半芋”的說法,古人認為農歷七月中旬的鴨子是最肥美的,并且最有營養 。處暑這天,老北京人都會去買處暑百合鴨 。
同時,處暑吃鴨子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處暑節氣雖說是酷熱的天氣接近尾聲,但天氣依然炎熱 。因為處暑處于短期回熱天氣——秋老虎期內,這段時間天氣是非常悶熱的,比較適合吃清熱、養陰的食物,而鴨肉正是潤燥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