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期間的天氣特點
大暑節氣期間的天氣特點內容
很快將要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節氣了。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大暑節氣期間的天氣特點,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大暑天氣的特點是什么
大暑天氣的特點:長江中下游等地的高溫伏旱
大暑節氣時,我國除青藏高原及東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區天氣炎熱,35℃的高溫已是司空見慣,40℃的酷熱也不鮮見。著名的三大火爐:南京、武漢、重慶在大暑前后也是爐火最旺。
比“三大火爐”更熱的地方還有很多,如安慶、九江等。每年最熱的地方也不相同。2003年6~8月的最熱城市是福州、杭州、長沙和南昌。當然最熱的“火爐”,要屬新疆“火焰山”的吐魯番。大暑前后,下午的氣溫常在40℃以上。
在我國華南以北的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如蘇、浙、贛等一帶處于炎熱少雨季節,滴雨似黃金。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說法。
恰如左河水詩云:“日盛三伏暑氣熏,坐閑煩靜在蠅蚊。縱逢戰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灑金。”如果大暑前后出現陰雨,則預示以后雨水多。農諺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無雨少雨,吃水愁”的說法。
大暑天氣的特點:華南西部雨水雷暴頻繁
而在我國的華南西部地區雖然高溫出現也最頻繁,但雨水卻最豐沛、雷暴最常見,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這里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后,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里,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
大暑節氣的民間習俗
1、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臺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2、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3、吃鳳梨
大暑期間,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
大暑節氣的農事活動
一、蔬菜農事
1、大暑后,可以露地分批陸續播種一些莧菜、木耳菜、空心菜、香菜、菠菜等耐熱的葉類蔬菜。干旱的地區需要注意給蔬菜補足水分,降水多的地方要多加防范爛根現象。
2、秋冬茬日光溫室種植的番茄、辣椒、甜椒、茄子等茄果類作物正值播種適期。要選好育苗場所,還要做好種子消毒和處理工作,重點做好番茄黃化曲葉病毒防治工作。
3、大姜已經過小培土期,這期間對根部傷害很大,可使用“海狀元”雙藻倍能,恢復根系、抗高溫、防嘔根、防澇害。
二、果樹農事
1、果樹管理要注意減少裂果、控梢疏果。夏季修剪在放秋梢前15天-20天進行。對初始結果樹夏梢25厘米-30厘米以上的進行摘心或短截,對衰老樹適當短截,促進發新梢,更新復壯樹體。
2、7月中下旬蘋果秋梢已開始生長,此時要補充一定氮鉀肥,為果實膨大和花芽分化及時提供養分。同時此時期葉面補充鈣鎂中微量元素,可有效預防后期苦痘病、痘斑病、水心等果實問題,還能夠增加果實表光及硬度,延長果實貯藏期。
三、經作作物農事
1、棉花花鈴期葉面積達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間土壤濕度占田間持水量在70—80%為最好,低于60%就會受旱而導致落花落鈴,必須立即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溫時進行,以免土壤溫度變化過于劇烈而加重蕾鈴脫落。
2、大豆開花結莢也正是需水臨界期,對缺水的反應十分敏感。農諺說:“大豆開花,溝里摸蝦?!背霈F旱象應及時澆灌。對于生長快速的莊稼,此時應保證充足的水分。
四、大田農事
1、對種植雙季稻的地區來說,應適時收獲早稻,不僅可減少后期風雨造成的危害,確保豐產豐收,而且可使雙晚適時栽插,爭取足夠的生長期。要根據天氣的變化,靈活安排,晴天多割,陰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雙晚,最遲不能遲過立秋。
2、黃淮平原的夏玉米一般已拔節孕穗,即將抽雄,是產量形成最關鍵的時期,要嚴防“卡脖旱”的危害。
五、其他農事
大暑到來,氣溫升高,高溫時要預防畜牧中暑,養殖戶要注意日曬(病)和爛蹄(病),及時做好防治措施。高溫易導致魚塘的水中缺氧,一旦魚泛塘,會對養殖戶造成一定損失,注意在日出之前頭浮起,可以用礬水潑灑或者鹽水噴,全塘的魚患可以平息。
大暑時節的飲食習俗
1、福建莆田吃荔枝“過大暑”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嘗。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于是,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
2、廣東大暑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燒仙草本身也可入藥。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燒仙草是臺灣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熱兩種吃法。燒仙草的外觀和口味均類似粵港澳地區流行的另一種小吃龜苓膏,也同樣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這款食品孕婦忌吃。
3、臺灣大暑吃鳳梨
大暑期間,我國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
大暑的養生禁忌
1、忌大量飲水
中暑的人應該采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2、忌單純進補
人們中暑后,暑氣未消,雖有虛癥,卻不能單純進補。如果認為身體虛弱急需進補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進補過早的話,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者是本來已經逐漸消退的暑熱會再卷土重來,那時就更得不償失了。
3、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屬于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
4、忌食大量油膩食物
中暑后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于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