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大暑代表什么意思
2023節氣大暑代表什么意思
很快將要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了。大暑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于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節氣大暑代表什么意思,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大暑代表什么意思
按照字面的意思,暑指熱,大暑即大熱。我們也可以從古書中窺探它的含義,例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寫道:“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由于高溫高濕的環境,也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但旱、澇、臺風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繁,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大暑節氣的農事活動
一、蔬菜農事
1、大暑后,可以露地分批陸續播種一些莧菜、木耳菜、空心菜、香菜、菠菜等耐熱的葉類蔬菜。干旱的地區需要注意給蔬菜補足水分,降水多的地方要多加防范爛根現象。
2、秋冬茬日光溫室種植的番茄、辣椒、甜椒、茄子等茄果類作物正值播種適期。要選好育苗場所,還要做好種子消毒和處理工作,重點做好番茄黃化曲葉病毒防治工作。
3、大姜已經過小培土期,這期間對根部傷害很大,可使用“海狀元”雙藻倍能,恢復根系、抗高溫、防嘔根、防澇害。
二、果樹農事
1、果樹管理要注意減少裂果、控梢疏果。夏季修剪在放秋梢前15天-20天進行。對初始結果樹夏梢25厘米-30厘米以上的進行摘心或短截,對衰老樹適當短截,促進發新梢,更新復壯樹體。
2、7月中下旬蘋果秋梢已開始生長,此時要補充一定氮鉀肥,為果實膨大和花芽分化及時提供養分。同時此時期葉面補充鈣鎂中微量元素,可有效預防后期苦痘病、痘斑病、水心等果實問題,還能夠增加果實表光及硬度,延長果實貯藏期。
三、經作作物農事
1、棉花花鈴期葉面積達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間土壤濕度占田間持水量在70—80%為最好,低于60%就會受旱而導致落花落鈴,必須立即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溫時進行,以免土壤溫度變化過于劇烈而加重蕾鈴脫落。
2、大豆開花結莢也正是需水臨界期,對缺水的反應十分敏感。農諺說:“大豆開花,溝里摸蝦。”出現旱象應及時澆灌。對于生長快速的莊稼,此時應保證充足的水分。
四、大田農事
1、對種植雙季稻的地區來說,應適時收獲早稻,不僅可減少后期風雨造成的危害,確保豐產豐收,而且可使雙晚適時栽插,爭取足夠的生長期。要根據天氣的變化,靈活安排,晴天多割,陰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雙晚,最遲不能遲過立秋。
2、黃淮平原的夏玉米一般已拔節孕穗,即將抽雄,是產量形成最關鍵的時期,要嚴防“卡脖旱”的危害。
五、其他農事
大暑到來,氣溫升高,高溫時要預防畜牧中暑,養殖戶要注意日曬(病)和爛蹄(病),及時做好防治措施。高溫易導致魚塘的水中缺氧,一旦魚泛塘,會對養殖戶造成一定損失,注意在日出之前頭浮起,可以用礬水潑灑或者鹽水噴,全塘的魚患可以平息。
大暑時節的飲食習俗
1、福建莆田吃荔枝“過大暑”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嘗。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于是,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
2、廣東大暑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燒仙草本身也可入藥。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燒仙草是臺灣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熱兩種吃法。燒仙草的外觀和口味均類似粵港澳地區流行的另一種小吃龜苓膏,也同樣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這款食品孕婦忌吃。
3、臺灣大暑吃鳳梨
大暑期間,我國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
大暑節氣的傳統食物
1、喝暑羊
山東不少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2、喝姜茶
曬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調蛋是臺州人大暑當日的食俗,因為姜汁能夠去除體內的濕氣,因此歷代傳承了下來。臺灣人民則十分流行在大暑這一天吃仙草與鳳梨,傳說這個時間的鳳梨最為好吃,仙草也是當地著名的小吃。
3、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將其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4、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據說可以“大補元氣”。在大暑到來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互贈。
5、喝老冬瓜鮮荷葉湯
在廣東尤其在珠三角一帶每逢大暑當日或暑熱天氣,幾乎家家戶戶都煲消暑湯。老冬瓜鮮荷葉解暑湯是廣東民間傳統的消暑飲食湯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鮮荷葉和赤小豆組成。
6、喝老鴨湯
南北各地流傳甚廣的食方是——大暑老鴨賽補藥,以老鴨慢燉后加入蓮藕、冬瓜、芡實、薏苡仁來煲湯,消暑滋補。老鴨是暑天的清補佳品,而且營養豐富。
大暑吃羊肉注意事項
1、體質偏熱,陽偏盛,大便干結、心中煩熱的人,不適合食用;有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癥狀的人不宜食用。肝炎病人忌吃羊肉。虛寒性體質的人比較適合,但是羊肉和燒酒要注意適量食用,每天羊肉和酒均以1-2兩為宜。
2、不宜在溫度過低的地方進食。這是因為羊肉或羊肉湯有散熱、溫經、通絡的作用,“伏日”氣溫普遍偏高,人的機體急需散熱、排汗,在空調房內溫度過低,汗就排不出來,也就達不到散出內熱的作用,甚至還可能帶來其他疾病。
3、最好采用簡單的烹調方式、菜譜設計和進食方法。蕭縣比較盛行的做法是白切羊肉,煮羊頭湯,將新鮮羊肉洗凈,放入沸水中煮開后,將沸水倒掉,再倒入沸水,只放少許食鹽、大蔥、生姜。這樣制作的羊肉營養損失很小,味道鮮美,不油膩,吃的時候蘸上鹽和醬油,沒有辛辣燥熱的調味品,在補充營養的同時,又無食后上火之慮。
4、飽食羊肉后,忌馬上吃西瓜。西瓜性寒,進食后不僅大大降低了羊肉的溫補作用,而且極易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所以民間流傳西瓜、羊肉同食“傷元氣”。另外,羊肉不能與田螺同食,否則引起積食腹脹;與板栗同食,容易不消化,甚至能引發嘔吐;羊肉也不宜與茶同食,因為可引發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