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地再迎高溫天氣
2023全球多地再迎高溫天氣
高溫天氣仍然在地球大部分地區活躍。高溫天氣從冰箱取出的食物切勿直接食用,應放置幾分鐘后再食用,冰涼的刺激性食品和物品也應少用。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全球多地再迎高溫天氣,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全球多地再迎高溫“炙烤”
7月10日起,受新一輪熱浪影響,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南歐國家再次迎來高溫“炙烤”,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甚至達到了45攝氏度。
2023高溫天氣的危害性有哪些
1.中暑:高溫天氣下,人體易受熱量過多影響,失去體溫調節能力,導致中暑。中暑癥狀包括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虛弱等,嚴重時甚至可引發中暑性昏迷或死亡。
2.心血管系統壓力增加:高溫天氣下,人體會增加散熱,血液會向皮膚表面流動。這會導致心臟和血管系統承受更大的負擔,容易引發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3.呼吸系統問題:高溫天氣下,空氣濕度往往較低,容易引發干咳、喉嚨不適等呼吸系統問題。同時,熱浪中的空氣中可能存在更多的顆粒物和污染物,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4.脫水與電解質失衡:高溫天氣下,人體會大量出汗,容易導致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引發脫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這會導致口渴、疲勞、頭暈、肌肉痙攣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帶來腎衰竭等并發癥。
5.食物和飲水衛生問題:高溫天氣下,食物和飲水易受污染和變質,容易引發食物中毒和腸胃疾病。
6.日曬灼傷和皮膚癌風險增加:長時間暴露在高溫陽光下,容易引發皮膚日曬灼傷,嚴重時可能導致皮膚癌的風險增加。
高溫天氣需注意哪些疾病?
一防陰暑
暑熱致病固然常見,而盛夏里因貪涼致病的也不在少數。以中暑為例,大多因環境氣溫過高致人體不能適應,這僅僅是中暑的一種,中醫學稱之為陽暑。而另一種稱之為陰暑的發病率正日益增多,但還沒有引起應有的注意。
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這樣描述:陰暑者,因暑熱而受寒也,凡人之畏暑貪涼,不避寒氣,則或于深堂大廈,或于風地樹蔭,或以乍熱乍寒之時,不近衣被,以致寒邪襲于肌表,而病為發熱頭痛,無汗惡寒,身形拘急,肢體酸疼等。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陰暑,即傷寒也。這里講的傷寒,是指被寒邪所傷害之意。
尋康網導讀:疾病在某種程度上和天氣有很大的關系,現在進入伏天時節,天氣悶熱,疾病會更加盛行。中醫提醒,高溫盛夏3類疾病最需要防!一起看看是哪三種疾病需要特別進行提防的吧!
在夏季里經常有身熱頭痛、無汗怕冷、關節酸痛、大便稀薄的陰暑患者到醫院就診,這主要是過于貪涼受寒所致。陰暑患者有時也會發生高熱,來勢兇猛,此時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發生障礙,清熱解毒藥或抗生素毫無用處,必須采用散寒化濕解表的方法,重者應及時到醫院救治。
所以夏天注意不過貪寒涼,避寒氣,以免發生陰暑。
二防中風
如今,中暑病例數相對下降,而夏天中風的發病率卻升高,甚至高于冬天。
有研究資料指出,高溫天人體的血流量比正常時高出3~4倍。如果老年人本來就動脈硬化,血管韌度減低,脆弱的血管經受不起快速血流的沖擊,一旦血管破裂,就會發生中風。既可以表現為腦中風,也可以表現為眼底動脈破裂的眼中風,或耳部毛細血管破裂突發性耳聾的耳中風。
有些老人由于味覺減退,已有脫水狀況,卻不覺得口渴,故大汗后沒有及時補充水分。由于水分補充不足,血容量不足和血黏度增高,從而產生腦梗。
所以夏季老人要堅持服藥,及時補水,及時調節居室溫度,以防中風。
尋康網導讀:疾病在某種程度上和天氣有很大的關系,現在進入伏天時節,天氣悶熱,疾病會更加盛行。中醫提醒,高溫盛夏3類疾病最需要防!一起看看是哪三種疾病需要特別進行提防的吧!
三防寒濕
中醫把關節疼痛麻木稱為痹,中醫認為其由于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夏天,人們在室溫過低的場所工作,或頸肩被空調電扇猛吹受涼,以致頸肩部位受風寒濕邪侵襲,頸部肌肉僵直酸痛。或在陰寒潮濕的環境下逗留時間過長,寒濕之邪侵犯肩、肘、膝關節,引起肩、肘、膝關節病變。
有些年輕女性夏天喜穿露臍衫,又嗜食冷飲,就易出現大便溏薄、口膩、食欲減退等癥狀,中醫稱之為寒濕困脾胃,也是夏季常見的寒濕性疾病。
所以,夏季雖熱,但不要清涼濕潤太過,反成寒濕疾病。
由上所述,高溫盛夏,3類疾病最需要防,做好疾病預防,減少疾病,健康度盛夏。
高溫天氣的預防和應對措施
1、施工單位應為職工提供足夠的食品飲料和發放清涼油、仁丹、風油精等防暑降溫藥品。露天和高溫作業者應多喝茶水、綠豆湯和含鹽濃度0.1~0.3%的清涼飲料,但切忌暴飲,每次最好不超過300毫升。
2、施工現場嚴禁施工人員赤膊、穿拖鞋和酒后上崗,禁止帶病作業,加強個人防護。選穿淺色衣服并根據作業需要配戴好各種防護用具,防止陽光曝曬。做好防曬措施。露天施工要避免陽光直射頭部,避免皮膚直接吸收輻射熱,帶好舒適透氣的安全帽、衣著寬松。安全員和班組長負責加強對佩戴安全防護用品使用的檢查。
3、現場作業人員如出現頭昏、乏力、目眩現象時,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
4、防止出現二次事故,其他周邊作業人員應將不適癥狀人員安排到陰涼通風良好的區域休息,供應其涼水、濕毛巾等,并通知項目部管理人員進行觀察、診治;對中暑的人員,首先應將中暑患者迅速轉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解開衣服、脫掉鞋子、讓其平臥,頭部放低,保持患者呼吸暢通;用涼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到皮膚發紅,血管擴張促進散熱降溫;對能飲水的患者應鼓勵其多喝涼開水或其他飲料,嚴重患者(昏倒、休克、身體嚴重缺水等)應立即撥打120急救。
5、合理安排施工作息時間,適當調整施工班次,避免高溫時段作業(37℃以上高溫天氣上午至12:00之前下班,下午16:00以后上班、晚上施工班組自行安排下班時間)。
6、為防止高處墜落事故,對身體素質差、不適應高溫作業的人員及時調換或調離崗位。凡患持久性高血壓、貧血、肺氣腫、腎臟病、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者,一般不宜從事高溫和高處作業工作。
7、加強電焊火花的控制,電焊作業時,必須要配備滅火器,并指派專人看護,防止火災事故發生。各施工現場要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注意檢查用電設施、電線、機電等是否在漏電、老化等安全隱患。
8、廚房應干凈衛生應配有紗門、紗窗,嚴格做到生、熟食分開。同時要積極落實工地滅蚊蠅、滅鼠、滅蟑螂等措施,每天應對餐具進行高溫消毒,確保餐飲衛生。嚴防食物中毒的發生,各類生活垃圾要每天按時清運出場,確保職工飲食健康和有良好的休息環境。
9、避免獨自一人在惡劣條件下作業。
高溫對人體有什么害處
高溫時,人體會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改變,這些變化在一定限度范圍內是適應性反應,但如超過范圍,則會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引起病變。
1、對循環系統的影響。高溫作業時,皮膚血管擴張,大量出汗使血液濃縮,造成心臟活動增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血管負擔增加。
2、對消化系統的影響。高溫對唾液分泌有抑制作用。使胃液分泌減少,胃蠕動減慢,造成食欲不振;大量出汗和氯化物的喪失,使胃液酸度降低,易造成消化不良。此外,高溫可使小腸的運動減慢,形成其他胃腸道疾病。
3、對泌尿系統的影響。高溫下,人體的大部分體液由汗腺排出,經腎臟排出的水鹽量大大減少,使尿液濃縮,腎臟負擔加重。
4、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在高溫及熱輻射作用下,肌肉的工作能力、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大腦反應速度及注意力降低。